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一品布衣 > 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襄江为界,二者称国

第七百一十五章 救河州

作品:一品布衣 作者:李破山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443万 更新时间:2024-06-01 00:29

“扶稳令旗。”杵着刀,廉勇连番大咳,即便不动,但只站着,便耗去了他太多的精力。

他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死人。

“廉将军,河州外的官路,两边的枯林,不知怎的起了火势。此乃天赐良机,狄人见着火势,必然不敢穷追。”

“只是浓烟,算不得火势。有人在暗中帮忙……咳咳,陈宪,我觉得……身子无力了。”

“将军!”

“你过来些,劳烦将我扶住。我若是撑不得,要倒了,你便费些力气……退守河州的士卒,见着我还在……定然会鼓舞一些士气。”

“常九郎虽有诈计,无非是诓骗……但在河州城内,他定然控制不了。”

“另外,我那小友,当有了主意……内城那边,听闻边关祸起,北狄叩关,渝州王会救的,他是条好汉子。”

“将军,莫讲了。”旁边的护卫,痛声相劝。

“吾廉勇不敢死,又恨不能杀国贼……先有赵青云,后有常九郎。我中原万里江山,这些贼子,这些贼子!”

“这些贼子啊——”

阳光之下,这员银发飞舞的老将,终归以一个呐喊的姿势,再也不动。

“恭送将军。”

护卫陈宪,死咬牙关,泪水从眼眶中涌出,攥紧了廉永的袍甲,稳稳扶住。

……

官路之上,无数断后的老卒尸体,密密麻麻铺了一路。亦有杀红了眼的北狄人,即便是看着有火势,却依然没有退去,或骑马,或步行追击,疯狂剿杀着断后的老卒。

每杀死一人,便割了人头,狂喜地系在腰下或马褡裢上。

先前,整个河州,至少有八千余的老卒。到最后,只有不到四百余人,跟着一起突围出去。

并非是惧死,而是这些人,需领着残军,需安抚军心。在最后,还需想尽办法,守住河山。

……

“到最后,只剩四百余的老卒,带着不到两万的残军,回了河州。老将廉勇,虽以诈死之计,立下了救军大功,但没等到残军回城,也油尽灯枯,死在了廉字旗下。”

河北前线的营地,老谋士刘季的声音,隐隐带着发颤。

在他的面前,他的主子正襟危坐,看似平静无比,但刘季明白,他的主子,已经到了极怒的地步。

“常九郎呢。”

“他用诈令带了兵马,入北狄埋伏之地,接下来,便无踪影了。这些情报,是七八日之前的事情。如今的河州,虽然退回了大半残兵,但面对北狄大军的攻势,已经是岌岌可危。”

“主公,我有些想不通,常九郎为何要这样做。要知道,他可是主公的族弟,内城顶流世家的族子。”

“你问我,我该问谁。”常四郎咬着牙,“我只以为,常九郎终究让我刮目相看了。不曾想,我常四郎是养了一头恶狼,祸了江山!”

嘭。

常四郎抬掌怒劈,将面前的火炉,一下子劈翻。破了手,鲜血滴入火炉,发出“滋滋”的声音。

“主公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