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 第696章 羁縻制度与赶苗拓业

第602章 组建船队

作品:家父李景隆,逍遥小国公 作者:猪儿梦虫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2864万 更新时间:2024-06-07 00:36

朝议结束。

朱棣留下了一些重臣继续商议此事。

“按十艘福船来计算的话,配备齐全所有的物资,人手,另外再算上福船本身的造价的话,大概需要十万两白银。”

李弘壁先提出了一个报价。

因为现在还是永乐年间,大明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造船,各大船厂都还需要进行研发创新,再加上人工费用等等,十万报价确实不高。

福船因福建所造而得名。船有四层,下层装压舱石,第三层放置淡水柜,第二层住人。底尖上阔,首尖尾宽两头翘,尾封结构呈马蹄形,两舷边向外拱,有宽平的甲板,舷侧用对开原木厚板加固。

造船用材主要为福建的松、杉、樟、楠木。有些福船首或尾有活水舱,舱在满载水线附近有孔。当首或尾在浪中下降时,水流人活水舱;上升时,水又缓缓流出,使船上升速度降低,以达到减小纵摇的目的。福船的破浪性能好,宜于海上深水航行,这是大明水师的主力战船。

“当然福船我们可以下令征用,除开福船的造价相对而言就便宜很多了,主要还是得配备各式战船,这是以防遇到了海上战斗,毕竟现在依旧有着不少倭寇流窜!”

对于李弘壁的这个建议,其余群臣也纷纷点头。

然而群臣都没有想到的是,朱棣的野心更大,或者说经过这场国战之后,他迫切地需要文治来搭配自己的武功!

“朕记得,胡元所开大运河,在山东境内一段的会通河,因黄河溃决而被淤堵,对吧?”

此话一出,群臣尽皆变了脸色。

工部尚书黄福立刻回答道:“的确如此。”

“但是陛下,疏浚运河非一日之功,还要耗费海量的钱粮人力,若是此刻开启这项大工程的话,那……”

“会通河必须疏浚畅通,此事关乎到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棣不容置疑地下令道:“工部立刻着手准备此事,等帖木儿国的战争赔款一到,户部立刻拨款疏浚会通河,不仅是会通河,大运河所有要道也必须保证畅通无阻!”

听到皇帝这话,群臣脸色不一。

李弘壁、朱能等心腹自然是清楚的,这是永乐皇帝陛下为了迁都北平在做准备。

而其余朝臣大致也看出来了些许苗头,毕竟北平那边可是在营建帝陵啊,这位永乐皇帝陛下将自己的陵墓都选在了北平,其迁都之心简直不要太明显!

但是不管怎么说,迁都肯定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迁过去的,少说也要十年八载的,到时候真要迁都,再讨论就是了。

而疏浚运河,这也是国策,有利于南北畅通,朝廷也更方便掌控北疆地区,所以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

如果没有帖木儿国的战争赔款,户部尚书夏原吉是决计不会同意的,但是现在有了这笔战争赔款存在,他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皇帝不穷兵黩武掏空国库,那一切都可以商量!

而工部尚书黄福想的也很简单,自古以来疏浚运河治理河道,这都是足以名垂千古的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