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太子反了,后宫佳丽全傻眼 > 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统天下(大结局)

第三百一十二章 被朝堂遗忘之人

作品:太子反了,后宫佳丽全傻眼 作者:无名小石头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121万 更新时间:2024-05-23 00:05

“下臣皇城司制使黄伦推举一人!”

说起来,这皇城司的制使,也属于是皇帝近臣,而且还算是军方的人。

他的出现,不禁让在场的众人内心之中浮现出了一抹疑惑来。

“他出来干什么?莫非是朝臣之中的某一位,跟他有所关联?”

“哼,一介武夫,他能推举出什么有用的人来,本官倒是要听一听,看他如何天花乱坠,舌灿莲花!”

朝堂之中,有不少人都对黄伦站出来推举人选,抱着一定的质疑之心。

可是黄伦却从来不在意那些目光,站出来缓缓地开口说道:“陛下,臣推举江州大都督,福船水师大总管,江州郡太守费玉麒,担任尚书令!”

经过黄伦这么一说,此时此刻朝堂之上的所有人顿时炸开了锅!

“你小子在胡说八道什么!”

“费家的老子刚退下来,就让小的再顶上去?你以为这是菜市场上的买卖吗,岂能如此儿戏!”

“不可能!这件事我们绝对不会允许,费玉麒是个武夫,对于朝堂政务一窍不通,他岂能来担任尚书令一职!”

秦汉不禁眯着眼睛,查看了一下朝堂之上的这些文武百官们。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惊讶和慌乱。

他们这一次联合着御史台,齐刷刷的给秦汉上奏折的目的,就是为了推举一个他们本派系的人担任尚书令。

现在却不曾想到弄巧成拙,竟然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推举人选。

这就对他们来说没有了任何优势。

在这一瞬间,朝堂群臣们不禁指着黄伦的鼻子一通怒骂:“是啊,不行!费玉麒那小子根本没有什么资历,更没有什么资格来担任尚书令一职。”

“按照我大周的规制,一般来说尚书令的人选,首先得是二甲之中名列前茅者,再进入翰林院呆上两年的时间,选庶吉士,选完了庶吉士要走一个外放的流程,至少也得担任一府的府君或者是太守,到了最后回到京都之时,也需要担任某部堂的侍郎。”

“再然后担任一部之尚书主官,最后进入礼部呆上一年的时间,如此才具备担任尚书令的资格。”

论资排辈,在什么时候都是千古至理。

似费玉麒的父亲费云义,走的正是这样一条康庄大道,一步一步的升迁,最后进入礼部镀了一层金,最终才进入了尚书省,担任尚书令这样的绝顶一品大员,成为文武百官之长!

若是没有这个步骤,难免遭人诟病。

“是啊,那费玉麒未曾参加过科举,更没有取得二甲前几名的实力,如此一个粗鄙之人,如何能治大国如同烹小鲜?”

“他现如今已经是从二品的江州大都督,距离武将的巅峰也仅仅只有半级之遥,这样的武夫,怎么能出将入相,这绝对不行!”

出将入相不知道是多少人的梦想,可是历史永远都不会重演。

历史上那些出将入相之人,往往下场极惨。

秦汉深深地看了一眼黄伦,随即开口说道:“黄爱卿,你所推举之人,还是先放一放吧,朕还要用他为朕攻城略地!”

被秦汉这么一说,朝堂之上的争论也终于在这个时刻彻底平息了下来。

每个人心中都十分庆幸,好在自己推举的人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如此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当即,就看秦汉将目光看向了费云义。

“老太师,您以为呢?”

费云义早有准备,淡淡的开口说道:“陛下可曾还记得,在先帝时期,因为主张清丈田亩,而最后被陈文所迫害,不得不提前归养的大学士徐晋?”

提起徐晋此人,秦汉自然是有印象的,只不过是前世的印象,在秦汉崛起之后,并没有见过他。

听说此人刚正不阿,是个硬骨头。

清丈田亩一事,是因为陈文而搁浅,毕竟当时的陈文在朝堂之上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无人能出其右,朝廷之中的党羽遍及天下,天下郡县中十有六七全都是他的亲信。

若非这徐晋大难不死,不然哪里还有一条命活到现在。

“徐晋,曾经是甲辰科的探花郎,而后又在翰林院修史三年,而后进入朝堂担当荆州府君,因为其治下十分清明,入京担任了户部的员外郎,而后更是担任御史台的左都御史,一路升迁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因功被封为伯。”

“无论是哪一项,徐晋都符合陛下的要求,只不过他不曾进入到礼部,只是差了这一点而已。”

听见费云义的推举,秦汉心中大为震撼。

说这徐晋是起起伏伏,也丝毫不过分。

更何况户部尚书一职,想要无病无灾的做到最后,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户部每年的亏空,国库是否充盈,每一笔账目若是出现了一丁点纰漏,都会被当时的陈文抓住攻讦的点。

在如此情况之下徐晋还能留下一条命来,由此可见其是真的刚正不阿,清正廉洁。

骤然之间提起这徐晋来,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有的一头雾水,有的则一脸震惊。

甚至还有不少人都觉得这徐晋已经死了很久了……

毕竟一个消失在朝堂上的人,又有谁会去关心他的境况呢?

“这徐晋,年岁几何?”

费云义不禁淡淡的开口说道:“徐晋二十三岁即是探花郎,甲辰科到现下,刚好是二十二年的光景。”

这么仔细一算,徐晋竟然仅仅只有四十五岁……

古人长寿者实在是如同凤毛麟角,似费云义这等栉风沐雨三十多年的尚书令,已是长寿之人。

徐晋经历了这么多,却正处于壮年!

尤其是其刚正不阿的性格,必定会为大周的新政带来浓墨重彩的一笔。

听到这里,秦汉眼神之中闪过一抹兴奋之意来!

“来人,速将徐晋召入京来,担任尚书令一职!”

此刻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的面色极为精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处心积虑的让老尚书令退了下来,却没有想到竟然是给旁人做了嫁衣,结果反倒是硬生生地便宜了不被人想的徐晋来。

当真是,可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