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爹爹的内卷日常 > 第 116 章 元气青梅x佛系竹...

第 66 章 和离

作品:爹爹的内卷日常 作者:晋西甜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886万 更新时间:2024-04-18 07:46

吴王简直不敢置信,岑若她是疯了不成?她那家境也就普普通通清流,能够嫁给他做吴王妃简直是他们岑家得天之幸了。享受了吴王府的富贵好些年,连女儿都有了,她居然还舍得不做吴王妃?

不做吴王妃,她也不年轻了,难道还想着再嫁?她带着女儿一起走,谁又愿意娶一个曾经做过吴王妃的女人?

吴王到底还要些脸面,他是准备将来登高的人,不可能不在乎名声。如今他宠妾灭妻的名声已经烂透了长安,只有将王妃接回府中,请吴王妃和女儿秦舒出面,才能扭转他的名声。

本来他的支持者就不多,再这样下去,谁还肯站在他身后?他连自己的发妻、为自己生育过孩子的人,都能如此无情,他们这些普通的小臣子,岂不是更加倒霉?

吴王继续争取和妻女见面的机会:“王妃,王妃你出来啊,有话我们好好说。我们都有女儿了,和离对女儿多不好啊。”

其实他也知道,他偌大一个王府平平稳稳的,也有王妃平日里的功劳。他的其他妾室又哪里有什么本事。不管是为了他的名声,还是为了王府的稳定,他都必须得劝得吴王妃心回意转。

秦舒听说父王亲自来了,眼色一沉。搬出来住的这段时间,是她这辈子最欢快的时候。虽然生了病,但皇后娘娘派来的御医医术高明,很快就让她舒服了很多,想来病愈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这里只有她和阿娘,没有偏心眼的自私自利的阿爹,也没有阿爹携带着的那些妾室、那些兄弟姐妹们。

她不想这样的好日子再被打扰。

“阿娘……”她看向岑若,她年幼做不了主,无论是回去还是强硬地留在这里,都得听母亲的意思。

岑若沉吟片刻,问秦舒:“阿舒,你想回王府还是就跟着阿娘住在这里?”

她的母族虽然无能,但她还有皇后娘娘撑腰呢。也不是什么都是你秦徵说了算的。你想我走就走,想我留就留,想什么美事呢!

秦舒毫无犹疑:“我跟着阿娘。阿娘不要抛下我。”

对她来说,还有什么好考虑的呢。她六岁多,几乎所有时间都是和母妃生活在一起,那个所谓的父王就没给她带来什么好事。每次都要和母妃吵架,每次都对自己不假辞色,偶尔才露出个笑脸来。

岑若便没有任何问题了,她摸一摸女儿的头发:“在这等着,阿娘去把那臭不要脸的王八蛋赶走。”

她们母女生活在这里的时候,已经以“阿娘”相称,不再用过去的称呼“母妃”了。这也意味着她告别了过去。

院门大开,吴王迫不及待地要进门,就被岑若拦住:“王爷,事已至此,我不愿意再做你的王妃,你也未必需要我这个王妃,夫妻一场,不如和离。”

她已经把吴王打人的相关证据一并呈给了宗正寺,想必判决也就是这几天的事了。估计还要引起百官的议论,但她不管,她就是要和离。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以她对吴王心胸的了解,若是这次走不脱,将来还得被他狠狠报复。她一个大人尚且受不了,更别提秦舒这个小孩子了。

“王妃息怒。”吴王是做足心理准备来的,脸上露出愧悔,“那日是本王冲动了些,千错万错都是本王的错。你瞧,我把王府所有的大夫都带了来,让他们好好给阿舒瞧瞧病。”

岑若冷脸道:“王爷可真会马后炮。不劳烦王爷了,宫中听闻此事,已经送了御医过来,如今阿舒已大好了。”

吴王听见宫中插手此事,心头就不悦起来,但这不是今日的重点,他暂时可以放过,于是对岑若道:“既然阿舒已经大好了,本王也可以多多放心了,这便去瞧瞧她,阿舒也想父王了吧。”

岑若伸手拦下:“还请王爷不要再打扰我们母女的生活。”

吴王终于忍不住发脾气了:“我是秦舒的父亲,我来看看女儿,又有什么错!倒是你岑若,身为吴王妃,居然私自带着女儿离开王府,你当这个王妃之位是什么?”

岑若:“我当它一文不值。”

吴王险些被气得嘴都歪了,到底重新缓和脸色:“阿若,别闹了。就算你不在乎王妃这个身份,阿舒呢?你若带着她离开,她就不再是王府郡主了。”

岑若听得好笑,说的好像吴王府就能长久似的。她看啊,就吴王这作风,这政治素养,没多久连王爵也要丢了,她现在带着阿舒脱身,还是好事呢。就算要秋后算账,也算不到她们母女头上。王爷啊王爷,也别怪我大难临头各自飞,是你先不仁不义的。

“王爷不必想了,你府中不缺我一个,也不缺阿舒一个女儿。反正你之前也没多在意她。”岑若客气道,“王爷回去吧。”

吴王恨得不行,既然好话听不进去,那就别怪他威胁了。“你想和离?你等着接休书吧!”

岑若知道他是无能狂怒,也懒得理他,关门而去。

吴王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抢了她们母女回去,见岑若是真的一脸淡定,心里更加不爽,干脆甩袖而去。他就不信了,宗正寺难不成会听她岑若的,不护着自己这个正儿八经的太、祖苗苗?

第二日早朝。大宗正确实站出来道:“禀告官家,吴王妃岑氏因吴王宠妾灭妻、不顾女儿死活,向宗正寺提出与吴王和离的请求。此事微臣以为,错在吴王,岑氏的请求并非无理,拟通过和离。”

朝中官员的脸色都有了变化。好家伙,一个王妃说和离就和离啊,那也太不把皇室当一回事了。再说了,在家里宠爱一下妾室、对嫡女有些疏忽,这不是很多男人都会有的通病么?连这也要夫妻和离,如此下去,岂不是大周很多夫妻都要恩断情绝了?

倒是为数不多的女官们,看着是习以为常,并不觉得为此事和离有什么问题。

秦严打量着这些官员们的脸色,就知道他们的立场,但他没有急于说话,而是转向吴王:“吴王,你怎么说?”

吴王虽然没有职务,但到底也是王室,回京后自然也能参加朝会。可现在他脸色并不好,任是谁,家事被闹得那么大,现在眼见着还要和离,都会不乐意。更别提他最好名声最好面子,此事一出,他吴王管辖不住婆娘,简直是夫纲不振,他心里更是恼恨。

现在见白莲花皇兄在看热闹,大宗正也如此表态,他不能不说话了:“臣弟以为,大宗正不公,偏心王妃,对臣弟恶意太大。臣弟虽有错,但罪不至此。大宗正身为臣弟的长辈,理应为臣弟考虑,现在却要搅得臣弟妻离女散,臣弟不服!”

他虽然话里话外避重就轻,但说的也不无道理。起码在场很多官员听得频频点头。虽说吴王不像话,他们得盯着吴王的言行,但此事分明是吴王家事嘛,这是两码事,他要是违法乱罪了合该律法惩处,朝廷也少了这么个藩王领俸禄,但他家里出事,婆娘闹事,这就不能不分说明白了。

更有人出言赞同:“微臣以为吴王说的有理。吴王虽有错,但已经去请回吴王妃了。可吴王妃未经夫君允许,就离开王府,独府另住,还带走了吴王的子嗣。吴王妃如此横行霸道,大宗正不想着处置她,反而还支持她和离,依微臣看,此等女子已经不配王妃之位,王爷便是给她一封休书也说得过去。”

吴王:……

本来听到前面,他还是赞同的,可是后面这个人越说越偏,他就有些不乐意起来了。什么啊,谁要给休书了?我什么时候说要给王妃休书了?在他看来,要是能挽回还是挽回的好。王府还是要王妃来主持大局的。这个人怎么尽添乱啊!

谁知道,下一刻又有一个臣子跳出来道:“若真让吴王妃开了和离先河,今后无论是百姓还是勋贵,但凡夫妻小有不合,便闹着和离,不知道造成多少是非恩怨,和离上下嘴皮一碰的事,日后后悔了又如何说?再有夫妻二人的子女,也是失去母亲。微臣实在不同意大宗正的态度,还请官家和大宗正为后世计,为长远计!”

吴王满意地点点头,这才对嘛。和离什么和离!

女官们纷纷撇嘴。这位臣子到底是站在男人那一边的,所以默认了和离之后孩子只能跟父亲、不能跟母亲,不然怎么会说“孩子失去母亲”呢。

其他官员们也纷纷附和,看向大宗正的眼神也颇为不满。原本大宗正做了几十年,行事也颇为利落公正,他们才会高看大宗正一眼。毕竟大宗正秦乐同时还是第一个女亲王,在明章女帝一朝时就有资历了。

可现在大宗正因为她也是女子的身份,就偏颇吴王妃,断案如此不公正,他们是断断不能答应的。

被众人围攻,大宗正也安安稳稳的,自带我自岿然不动的底气。她看向百官,笑了笑:“微臣按照《和离法》办事,又有何错?你吴王说我搅和你家妻离女散,也不知道是谁,宠妾灭妻,扇了妻子一个耳光!还抢了女儿的大夫,女儿发热许久也不管不顾!她们倒是合格的妻女,你又算得上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么!”

吴王被喷的脸色发白。大宗正到底是他姑母,现在一副长辈教训小辈的姿态,他不敢乱说话。

大宗正继续道:“吴王妃一个人就能开和离先河?可笑,和离之事早已有之。若是吴王妃和郡主继续待在吴王府,下一次郡主又生病,谁来管她?命都快没了,还谈什么‘事后后悔’?我倒是想问问反对的诸公,你们都是家中儿子,从未被父亲长辈薄待过,就算病了也有人嘘寒问暖,郡主呢?她父亲如何待她,你们也不是不知道。”

一个臣子正要出列说话,就被大宗正立刻拦截住:“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无非要说,吴王是她父亲,做父亲的就算有错,女儿也不该指摘,更不能跟着母亲离开父亲。”

那臣子脸色讪讪,显然是被大宗正说中了。

大宗正:“性命跟前,和离又算得了什么!当爹的没有当爹的样子,又怎么怨得了女儿!在座的都听过《偏心爹爹恶毒哥》吧。”

她冷喝一声,逼问道:“吴王!你是想一别两宽,还是想落得赵员外的下场?”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四面八方来!!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牙齿白白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60426891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