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武侠仙侠 > 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 第 45 章 三播结束(修)

第 33 章 二播结束

作品:诸朝看我直播乡村生活日常 作者:南风不尽 分类:武侠仙侠 字数:40万 更新时间:2024-05-30 21:06

林爷爷在讲换家战术时,林菱也抱着香喷喷的炸鸡和汉堡回来了,她先给爷爷递了个不辣的鳕鱼堡,又塞了杯去冰的可乐给爷爷,看爷爷靠着一堆快递惬意地吃上了,才发动三轮车拐到了另一条街上的“霸王茶季”,买了杯“伯爵牙弦”。

不一会儿,打包好上车,顺带和爷爷说一声:“爷爷,我们等会回村,绕到天后宫去拜拜娘娘,你有没有天后宫道长的电话,帮我跟他约个时间好不?”

林爷爷毫不知情自己正在各朝古人的瞩目下吃着这什么汉堡(古人们:不就是好看点的肉夹馍嘛?),他把汉堡包咽了一口下去,又顺了口可乐,还被碳酸饮料的气泡冲得眯起了眼,才问道:“你找道士做什么?”

“就是我之前跟你讲过的,阿程的事情,我想叫道长给算个好日子,再请他帮忙办个安葬的仪式,给阿程念经超度超度,求个好点的下辈子。”

林爷爷恍然大悟,点点头:“没问题,爷爷来打电话。”

先前林菱要回来之前就跟爷爷说过这事儿了,林爷爷也很同情阿程,小姑娘年纪轻轻没了,居然连身后事都没了着落,也是可怜。因此,对于林菱想把阿程安葬到自家祖坟的想法,林爷爷也没有反对。

孙女在外多亏有个朋友照应,如今帮人家寻个安身之所,是两人之间的情谊,是因果之理,更是善缘,有何不可?

林爷爷从口袋里掏出手机,眯着眼翻着电话簿,让到一边打电话去了,林菱就跟直播间的人说了声抱歉:“朋友们,我们等会儿可能要先下播了,我要去娘娘那边办点事情,神明在上,就不方便直播了,而且这个内容也不方便直播,可能会被抬走。下次直播不出意外是后天,到时候给大家直播我和爷爷的特种兵旅行!谢谢大家啦!拜拜!”

林菱正要按下播,就听林爷爷挂了电话说:“有空,我们直接过去就行,都讲好了,回头你把你朋友的八字给他哦,你知不知道的?还有,去观里不管怎样,要给娘娘上个香聊表敬意,那最好再买点供品。”

“八字我知道的。”林菱说着举起手里的“伯爵牙弦”奶茶,“我买了,这个就是给娘娘带的供品。”

林爷爷居然不奇怪,现在村里年轻人经常给妈祖娘娘和财神爷、文昌君供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他吃的炸鸡可乐,也被摆到供桌上过,年轻人逢年过节还会掷杯问娘娘要不要去镇上看电影,若是问了是圣杯,更是欢呼雀跃地包下影院、租借跑车,前呼后拥地载着娘娘的神像去过节呢!

只要虔诚地问过神明,不管供的是瓜果鲜花,还是奶茶可乐都没事,因此林爷爷只提醒了一句:“你记得要先问过娘娘的。”

“这点规矩我懂的,放心好了,我还知道娘娘不爱吃太甜的,这次还特意备注微糖呢!”林菱拍着胸-脯保证,她肯定会提前问过的嘛!说起这事儿,她去年过年回来,拜神时给娘娘买过goodme,供前就掷杯问:“娘娘喝goodme奶茶嘛?”,娘娘回复了代表肯定的圣杯,意思就是:“喝!”,她就买了,还贴心插上吸管才供奉。

到了下午,林菱思忖着娘娘应该喝完了,于是又掷杯询问娘娘好不好喝,娘娘回复了代表否定的“阴杯”,意思就是“报喝”。

估计是嫌goodme太甜呢!

她说完又和直播间挥了挥手,就按了下播,“不说啦,那我们要回去了,后天见吧,拜拜哦!”

于是各朝君臣都有些懵地看见仙迹的光芒瞬间消失,变成一片漆黑,但仙迹扔可触摸,还能点开他们之前摸索过的功能模块。

这让各朝的人都松了口气。

妈祖的信仰起源于宋朝太宗之后,因此这个时期之前的人都不是很明白林菱究竟在说什么,但是听得出来她要去道观祭拜神明、祈愿,只是不懂她信仰的“娘娘”是哪一位。

后世的神明爱喝奶茶?还能随时与神沟通?

在秦汉,唯有神秘的巫觋卜筮方能与鬼神感应,怎么到了后世竟如此简单?好似人人都能与神明沟通一般!

但,林菱方才的言行却让嬴政更加确信了:“这世上果然有神明!”那为何林娘子却说没有长生不老之药呢?或许是她道行不够,无法求得神明赐药?这倒是很有可能,毕竟巫事无形,能招神降凡者,寥寥无几。

或许那牛蛙道长才是身负神通之人?

嬴政更加期待林菱忙完后给他分享牛蛙道长的“延年益寿”仙法了。

刘彻也是个迷信命数与鬼神之人,他摸了摸下巴,嘀咕道:“怨不得仙迹会选中林娘子来透露仙机,想必林娘子便是后世能与鬼神交通之大巫!但是后世为何不需要烧龟甲和兽骨了呢?掷杯又是何意?看来后世连与神明沟通都有了新法子,这才是他们能连同古今的缘故吧?”

两个都沉迷方士与长生的皇帝,想得越发离谱,也对林菱本人越发迷信,即便看到她时常穿得露胳膊露腿,都顺眼了不少。

而宋之后的时空,大多都听懂了“天后宫”与“娘娘”之间的联系,尤其明清,几乎每代帝王登基,对妈祖有所褒封,故而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没想到数百年后,天母娘娘在闽地仍旧香火不断、庙宇广布啊!”

洪武朝,朱元璋竟然为这间隔数百年岁月也没有断绝的信仰而感到一丝亲切,在大明,妈祖的信徒极广,不仅仅是闽地,浙闽粤沿海渔民都很是信奉妈祖,几乎每个港口都有妈祖庙,而渔民出海之前必来祭拜,祈求平安。

永乐朝,永乐帝也对胖大儿与太孙笑道:“以往,郑和领兵从广州出海,也得拜妈祖呢,否则水师和船工压根不敢跟他出去。”

清朝就更不必说了,“天上圣母”的封号就是清朝时期给妈祖加封的,妈祖娘娘到了清朝,其信仰都已传播到南洋各岛国,就连那可恶的倭国也建了不少妈祖庙宇,欺辱着种-花-家的儿女,竟也舔着脸立庙奉祀妈祖,臭不要脸地祈求妈祖显灵保佑他们出海平安,呸。

雍正朝,雍正正喝着养心殿御茶膳房刚熬制好的奶茶,竟然还认真地端详了一会儿手里用炒米、黄茶、乳油、青盐与撒了细牛肉碎的咸味奶茶,难得说了个笑话,道:“后世之奶茶,全都是甜口么?既然妈祖娘娘不嗜甜,或许愿意试试我大清的咸口奶茶。”

怡亲王也凑趣笑道:“妈祖娘娘升仙前也是闽人,只怕吃不惯咱们北人兑的奶茶呢!何况,闽地盛产名茶,保不齐不比宫里的差呢。”

不大喜欢香片的雍正也赞同地点头:“很是,宫里用的茶叶也大多由福建、江浙、安徽等茶地上贡,也不知是不是气候的缘故,这南方的茶风味总更佳些。”

满清是北方游牧民族,是喝奶茶的老祖宗了,宫里的早点几乎都有一壶奶茶,连宫廷祭祀、坛庙祭祀或谒陵等正式场合都会用奶茶祭祀祖先,中正殿的喇嘛念经也要用奶茶供奉神灵,因此其他朝代的人听说用奶茶供神或觉得奇怪,或嘀咕不够庄重,但对清朝时空而言,却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正因如此,紫-禁城西华门外专门建造了三个牛圈,称“内三圈”(也叫“内牛圈”),专门由庆丰司管理,为皇宫特-供牛乳和牛肉(耕牛不能杀,专门为皇上养的可就不算耕牛了)。而这些下奶的乳牛每天都有草二束、豆四升的特-供待遇,吃得比当时的老百姓还好呢。要知道,号称康乾盛世的乾隆朝老百姓,一整年到头收入也就够180斤稻谷(未脱壳的),一天才半斤口粮,这人啊,过得还不如皇上的牛呢!

各朝都好生感叹了一番,便很快将注意力放在了其他方面——无他,神明虽令人敬仰,但光信神不干活怎么能行?神明岂会庇佑怠懒之君?何况这回仙迹说的东西可比头一回还要多!

秦朝,嬴政见自己投放在青铜大鼎上的仙迹熄灭了,便让扶苏引荐信任的官员,一同去查探那遥远的石油油田之事,又将改良冶铁高炉的鼓风皮囊以及造那冶铁水排的事交给了墨家子弟。

交代完,嬴政还和颜悦色地顺带问了句:“墨家子弟三千,不会连后世的铁车都造不出来吧?那钢铁车,如今可有进展?”

墨家子弟:“……”

他只能无奈地双手捧上一辆依葫芦画瓢的木雕小汽车,这木雕车雕得倒是栩栩如生,还不忘仔细刷上了漆,连车标都没忘模仿。

“臣与其他墨家弟子正日夜专研,只盼陛下再多予些时日……何况即便耗费钢铁造出了外壳,无后世那石油驱动,也是一辆死物罢了!”墨家子弟用袖子擦拭着满头大汗,试图转移责任。

嬴政接过了那木雕车,在手上把-玩了片刻,端正地摆放在每日批阅奏疏的大案上,微微颌首:“既然如此……待扶苏寻得那油田,朕便要见到真正的铁车,去吧!”

墨家子弟忐忑不安地退下后,嬴政又埋头批阅堆得山一般高的竹简,没法子,观看仙迹时实在没办法一心二用,因为后人总会在不经意间便吐露-出惊世骇人之语,而国事又不能拖延,于是直到深夜,咸阳宫都还亮着灯烛。

汉文帝和汉景帝朝,都在与臣子商议如何能不动声色地收归盐铁专营还不会引起各地诸侯的反叛,通通都忙得不亦说乎……而汉文帝刘恒除此之外还忙活另一件事:

“陛下,窦姬求见。”宫人们躬身回禀道。

刘恒眼眸微微闪烁:“传进来。”

大殿外走进来一位身姿婀娜曼妙的女子,窦氏一进门便缓缓拜倒在刘恒面前,忍着泪开口道:“请陛下开恩,妾日后定不会再干涉国政,也绝不会再纵容窦家专权!”

窦氏果然聪明啊,刘恒心底的想法谁也没有告诉过,但窦氏因能够观看仙迹,已经从中揣摩出了他的想法。

当仙迹说到窦氏在汉武朝把持朝政之时,他原先的确想过日后要杀了窦氏殉葬,但后来念及启儿,这毕竟是他亲母,终究是不忍心,也不想毁了父子情分,于是已改了心思。

“吕氏外戚之祸尚在眼前,朕不得不为汉室江山考虑,你不要怪朕心狠……朕百年之后,窦氏族人出仕为三公者,一代只许出一人,好生扶持启儿与彻儿登基,待儿孙及冠则紧闭宫门不许过问国事,若是胆敢违抗,你与窦氏便都出宫为朕守陵,无召不得擅离。”

刘恒望向面前的女子,他很宠爱窦氏,但他更在乎大汉江山稳固。

窦氏流着泪谢了恩,能够留下窦氏与自己的性命,已是不易了。

武帝朝,文武大臣都出宫回家去了,李广已经收拾行李离开长安,前往边郡赴任,卫青也告退出宫,准备回他在平阳侯府的家。

而在直播结束后,汉武帝就已命卫青投身他新组建的羽林卫——既然知晓日后卫青会因出身受人诟病,他自然要规避此事!

如此一来,卫青也是从行伍普通士卒做起,那司马迁想必无话可讲了吧?

刘彻独自坐在建章宫大殿中回想着仙迹,忽然回过神来,猛地一拍案几:“霍去病!朕怎么就忘了问朕将来的冠军侯究竟在哪儿?”

听完龙城之战后,被李广转移了注意,随后又光顾着看后世的繁华小镇,一个劲想听后世的那些奇物,倒忘了正事!

不过,正好宫人领着平阳公主进殿来了。

刘彻才又想起自己遗忘的另一件事:他之前宣阿姊即刻进宫觐见,结果后来看仙迹看得入了迷,又下旨不许任何人打搅,于是倒害得阿姊在王太后的宫中苦苦等了半天。

“阿姊莫怪,阿姊莫怪!”刘彻与平阳公主这个同胞姐姐感情很好,连忙下了玉阶去迎她,“阿姊可是去见了母亲?那阿姊可知朕为何着急唤你进宫?”

平阳公主但笑不语。

她生得貌美,早在进宫前便已推测出前因后果,进来面带喜色,拜见过刘彻后便开门见山地道:“陛下召唤所为何事,阿姊都知晓,那卫子夫正是阿姊府上侍女,她毕竟是侍者,身上未免有些不大干净,阿姊已命人带她去梳洗打扮,又格外安置在华屋中,明日一早就将她送进宫来。”

就算没有仙迹这档子事,平阳公主也准备将卫子夫献给刘彻,平阳公主眼底闪过一丝精明,姑母嫁女得了一世荣华富贵,她身为陛下长姐,在宫中自然也要有自己人。

谁知道她竟然押对了宝呢!

“谢阿姊为朕周全。”刘彻又想起林菱曾说,卫子夫为他带来了帝国双壁,因此那霍去病想来也与她有关,于是又问道:“那卫子夫家中可有什么姓霍的亲族?”

平阳公主早就查明了,笑眯眯道:“亲族倒无,只有卫子夫有个二姊名唤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孺有私,那霍仲孺却急着回乡,瞧不上卫少儿,将其弃如敝屣,如今已断了关系不通音信了!谁知,霍仲孺走后,那卫少儿竟诊出有孕了……”

话音未落,平阳公主便在刘彻的目光中明白了过来,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莫不是……”

“那卫少儿可能得见仙迹?”

平阳公主点点头:“在仙迹说起卫青之前,卫少儿便已请巫卜为其子取名霍去病,想来不是弄虚作假之人。”

刘彻便紧紧抓住了平阳公主的手:“这两人都带进宫来!”

平阳公主当然知道刘彻的意思,她也早就揣测好了刘彻的心思,早已将卫少儿母子收拾一新:“与卫子夫一般,阿姊都安顿好了。”

送完平阳公主,刘彻竟感到越发精神抖擞,于是又召大鸿胪进宫商议营救张骞之事,大鸿胪其人刚刚到家,屁-股还没坐热,又见到了急急忙忙快马疾驰到自家门口的宫中内侍,只好恋恋不舍地撂下碗筷,翻身上马往未央宫而去。

三国,诸葛亮先前舟车劳顿又行军辗转,回到成都后与刘禅吃了顿接风洗尘之宴,还是略有些身体不适,为避免耽搁军事,他改变了行程,急召魏延出战平定南方四郡战事,他则留守成都。

而仙迹说的石油,蜀地百姓称其为火井,仙迹没有提及,但实则在西汉时蜀地百姓便已打出了第一口“油井”,当地用火井油点灯稀疏平常,没想到这火井油竟还有奇用!

诸葛亮冷静又清醒,后世威力巨大的武器与产量丰富的油田,如今都是他无法肖想的,但仙迹随口提及的“宋朝猛火油作、制投掷弹攻城”却是可取的!他在班师路上便已大致想好了如何制作这“投掷弹”,回到成都便可试验威力!

至于刘禅……他听闻相父身体不适,要留在国都修养几日,十分高兴,又要给诸葛亮赐席,还一心嘱咐庖厨:“相父爱吃鱼,尔等可要仔细烹调,相父身体不适,今日便炖煮鱼汤为其享用!”

唐朝,李世民也派人暗中去靺鞨族游牧之地寻觅油田,只是那地方距离长安太过遥远,只怕要好些时日才能有消息了。随后,便领叫太子李承乾领着心爱的小儿子李泰,两人一块儿翻查来大唐朝贡的所有藩国,权当是考较儿子的一个课题,好找到那“小日子”的踪迹,以防范未然。

唐玄宗朝,却是另一番景象。

刚被唐肃宗李亨罢免赋闲在家的郭子仪再一次披挂出征,但这一次,却与往常任何一次出征不同。

他望着面前数量不多的士卒,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从各军中召集而来的原属安西军的士卒。

还有一些,是他郭家的私兵、武仆!

李亨已经抽不出任何兵力给郭子仪,竟让郭子仪“自己想办法”,于是他只能联络当初被抽调出来的安西军旧部,再赌上了自己所有的家兵、郭家武仆,预备沿途宣扬安西军的事迹,一路招兵买马。

他们要辗转千里,去援救那一支深陷西域、孤军奋战了八年的安西军!

宋朝,赵匡胤也好似打了鸡血,片刻也未曾歇息,而是与弟弟赵光义、丞相赵普商议夺取那倭国银山之事,三人面前铺设着一张海图,已商议到该如何攻下东边那一串岛屿,除了用兵,赵普还提议派遣可靠的官员为间,前往明州出海,先去那小日子探查清楚马银山所在之处。

“贫岛穷国,也唯有那银山可取罢了,却也不知其产量如何,不知是否得不偿失。”赵普还有些看不上小日子那点点无险可守的小岛,翻阅着隋唐以来的有关倭国的史料,“不过……官家,您瞧,此处有记载,倭国那银山自唐朝便在开采,倭僧来我种花传习佛教时曾提及,臣拙见,不如先派照顾人马随商贾前往倭国查探银山情形……”

这正合赵匡胤之意,他点点头:“银山之事果然不假,赵相说得不错,先遣人暗中查探,再行兵事更为妥当。”

只要夺取了倭国的银山,大宋便等于有了源源不断的军饷,赵匡胤虽防着武将,却还有野望,先前,他已经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小国,威服南边诸国,统一疆域。

打仗所费巨大,他还指望着募更多的兵、养更多的马,日后他还要过河北伐!

得倭国银山及岛屿,还能从海上迂回侵扰辽人边海,日后对上辽国,胜算只多不少!

只是这倭国海岸险峻,海上波涛汹涌、风波难测,如何顺利登岛,也得谨慎一些。

君臣几人亢奋地商议到半夜,才散去。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也叫来了如今还在京中的武将,他要找几个能打的将领,把北元彻底赶出东北,然后将仙迹所说的能制造武器的油田握在手里!大明早已拥有了火_铳、火_炮,朱元璋迫不及待地想让工匠们研制“石油火炮”了,后世那一炮灭一国的“蘑菇蛋”,他好想要!

除此之外,他还对擅长水战的俞通源好一顿吩咐,把俞通源嘱咐得一头雾水:“陛下要打倭国?为何?”

要知道,种-花家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很少会将目光放在倭国身上,哪怕明朝倭寇肆虐,明朝历代皇帝也从没有想过要把那一串岛屿直接打下来占为己有,可以说对倭国的重视程度,连对匈奴、突厥甚至高丽一半都没有。

甚至唐宋时期就知晓倭国有一山脉盛产金银,也只是在对方想来贸易时准许对方来往互市,正经通过贸易挣银子,除此之外,便对这个国家几乎不怎么关注了。

不过元朝曾向东扩张,发动过两次对倭国的战争,可惜元人不善水战,连登岛都未成功。

而朱元璋要烦难的事情更多,何况中原王朝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什么好东西没有?那贫瘠的小岛国,只有那么点银子,隔着一片大海,虽然倭寇扰岸如苍蝇般令人厌烦,但朱元璋一向不大重视那群矮子。

若非仙迹只言片语提到了日后这倭国对后世的暴行,惹恼了历朝历代的君王,赵匡胤甚至不会起用兵的念头。

因此俞通源这个没能听见仙迹的将领,才会如此诧异。

朱元璋没有过多解释,只道:“朕日后有出海贸易之需,倭寇总在沿海劫掠,实在恼人,不如打下来,也好给我大明舰船做个补给。”

俞通源勉勉强强接受了这个听起来不大靠谱的理由,领命下去了。

朱标走上前来为父皇披上了一件薄衣,轻声道:“爹是不是还想找那大洋彼岸的……美丽国?”

以朱元璋这走一步看三步的性子,想打倭寇绝非单纯想要为后世出气,一定还有旁的缘由。

“还是标儿知咱!”朱元璋淡淡一笑,眼底却全是杀意,“后世提及的那些外邦之国,言语中最厌恶的便是倭寇,其次便是那美丽国了,想来这两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旁人只怕都没注意,但咱是听得一清二楚,那美丽国是个“霸主大国”!标儿,你试想想,大洋彼岸若有这样一个咱不知晓的邦国,那便意味着有一、大片的土地!”

有土地,便能种很多粮食,活不少人!

与朱元璋父子同心的还有年迈的永乐帝,他比朱元璋更快一步,已和臣子们从兵部调来了郑和六次下西洋的所有航海图与航海日志,兵部尚书与两个兵部侍郎都被留在宫中查阅航海记录,如今已确认郑和的船队曾到过疑似美丽国的两个国家:一个是天方国、一个是巴喇西国。

永乐帝捧着那绘制得无比详细、精确的航海图,沉默了片刻。郑和常年在海上漂泊,身体已大不如前了,如今还在浙江修养,可不派他出海,又能派谁呢?

朱棣再一次为自己能臣的匮乏而心酸,只有郑和有横渡大洋、劈波斩浪之力!

思来想去,也唯有郑和了!

“取笔墨来。”永乐帝狠狠心,还是决定派郑和第七次出海!

根据郑和的记录,那什么美丽国或许现在还是个刀耕火种的野人部落,但那么大一片陆地总不会消失,若是无主之地,就更好了……

以后就是我大明第十四个布政使司了!

万历朝,张居正暂时未做出任何决策,只因如今他富国强兵的改-革正进行到最紧要的关头,反对声浪虽因仙迹对他的褒奖而减弱了不少,但却并没有消失,那些人迟早会想到新的由头来攻讦他。

他唯一做的,便是也写了封密信给戚继光。替他收拾文书的小太监只瞥见了:“……斩尽杀绝”四个透着戾气的字,吓得一哆嗦,不敢多看。

随后,张居正便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细细地看自己亲笔记下的厚厚一沓“仙机”,翻来覆去看了数遍,做到胸中有数后,才闭上了眼睛,他没有回家,而是卧在内阁厢房,静静等待着下一次仙迹降临。

清,康熙朝。

康熙将其他儿子们都赶出了宫,自己一人枯坐许久,悄悄叫来了咸安宫高墙外的禁军都统,询问废太子观看仙迹后的反应。

禁军都统面露难色,半晌才道:“二阿哥将自己关在寝殿中不见任何人,既不走动,也没漏出一丝声响,奴才卑微之躯不能得见仙迹,因此不知二阿哥是否在观看,但听屋子外头听候差遣的太监说,二阿哥只在戌时二刻三分忽而大笑了几声……”

戌时二刻三分……

康熙仔细想了想,那似乎正好是仙迹说到晚清无能亡国之时。

“……”

这逆子!

他气得两眼发黑、胸口疼,但禁军都统正跪在面前,他还是强忍着怒气没漏出半点,沉声让那禁军都统继续时刻盯着废太子的动静,有什么事即刻来报,就叫人下去了。

随后康熙又想起了沙鄂、在准葛尔的油田……不行,沙鄂那头要派人盯着,对准葛尔部也要早做布置,可别叫准葛尔部知晓了那油田之事……

而下了播的林菱也与道长商议好了安葬事宜,什么时间起灵、选择什么方位、什么时辰入土,仪式之前又提前要准备什么东西,还去买了香烛纸扎,请道长亲自画上传说能够连通地府的记名符。

道长铺上符纸,调了朱砂墨,还煞有介事地问道:“想投个什么胎,可以写在符上请示神明。”

林菱默默地想了想,才说:

“就替她求个家人慈爱的下辈子吧……”

这辈子的阿程不被父母期待,也不被珍惜,连属于自己的名字都没有,她平日里好似混不在意的模样,但林菱知道她其实是很在意的。

那么下辈子,请神明赐给她最好的家人吧。

不要让她再当名字寓意是“多余”的程匀了。

道长就要落笔画符,林菱又突然想起了什么,连忙补充:“还有,让她下辈子不要再加班了,能当快乐的咸鱼最好!”

道长掀了掀眼皮:“……你们年轻人怎么如此没有斗志了!”

这位道长原来也是村子里的人,大家都很熟悉,林菱瞥他一眼,无情拆穿:“你上回还在敲磐时打瞌睡!有人请你去丧事上念经,你还介绍人家去找隔壁寺庙的和尚!人家多问几句道教好还是佛教好你就说爱信不信,你就好有斗志的吗!”

道长恼羞成怒:“……是他们一进来就双手合十叫我大师的,我能不生气吗!”

不过生怕林菱再说出他的糗事,道长连忙用符字画上了林菱替好友许的愿望。

定好后,林菱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天也快黑了,林菱与爷爷骑着满满当当的三轮车、披着漫天橘色的晚霞回家了。

回去后,林菱还不忘在关注列表找到“小猪佩刘”和“实现一个长生不老的小目标”两人,给他们私信转发分享了牛蛙道长打太极的视频,还有几个老道长轮翅根锻炼的视频。

她也找了半天有关杂交水稻的资料,但不知道为什么怎么都传不过去,只好也是每人转发了几个简短讲解杂交水稻原理的科普视频。

弄好后,她还好奇地点开“小猪佩刘”他们的账号,却发现他们都是私密账号,看不见作品,正好林爷爷喊她吃饭,她忙着去隔壁叫五叔爷爷过来吃饭,就没放在心上了。

结果去五叔爷爷家却没有找到他人,走了半条街才在村子里最大的榕树底下看到他跟别人吹牛侃大山,橘色的晚风中回荡着他的笑声:“对啊,没办法啊,我侄孙女儿说什么都要带我出门旅游,先去西安看我女儿,然后还要去好几个地方,我叫她别花钱啦,她非得……”

老头老太太们都羡慕:“哎呦去那么多地方,还是你有福气啊老五!”

“儿女虽不在家,但林菱对你好啊!”

林菱哭笑不得:五叔爷爷吹牛吹得好大声!

吃过晚饭,来林爷爷这儿暑假补习的孩子们也陆陆续续背着自己的暑假作业来了,林菱抱了个又大又圆的西瓜出来切,还把竹凉椅搬了出来,准备坐在龙眼树底下,一边吃西瓜一边看爷爷给他们指导作业。

顺带跟他们说:“过两天林爷爷要出门旅游,你们作业要好好做,等爷爷回来给你们批改。”

小豆丁们都激动地围着林菱与林爷爷,问要去哪里玩,比自己要出门都激动。

林菱挨个揉他们的脑袋,挨个答应给他们带特产礼物回来。

第二天,林菱没有直播,先去山上祭拜了爸爸和奶奶,又忙着收拾东西、联系私家车、买大巴车票,忙了一整日,到了第三天,她起了个大早,准备先赶早市买菜,然后给因为第一回出远门激动到凌晨才睡着的爷爷煮早饭。

她准备做闽地的特色早餐,所以得去菜市场买点新鲜菜,想到已经两天没开播了,再拖延下去好不容易积累的流量又没了(虽然也没多少),于是准备争分夺秒直播一下。

美食也是乡村日常的一部分嘛!

【早上好朋友们!今天带大家逛逛咱们南方的早市哦!】

作者有话要说

是真的,现在年轻人长大以后连神明的贡品都与时俱进了2333

南风不尽向你推荐本站热门仙侠小说: 《鸿蒙天帝》最新章节:第5747章:鸿蒙天帝(大结局!) 、 《诛仙》最新章节:新书《天影》 、 《报!吠舞罗家幼崽去立海大了》最新章节:第 244 章 两百四十四个球 、 《华夏先祖,助我为帝!》最新章节:第 40 章 、 《大奉打更人》最新章节:新书已肥 、 《混沌魔神洪荒手札》最新章节:第 118 章 晋江独家发表 、 《术修大巫》最新章节:新书广告 、 《我为长生仙》最新章节:第78章 太上执符,元始开天! 、 《术式是想象力》最新章节:第 114 章 一起上大学(七) 、 《无上仙魔》最新章节: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