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 > 第 182 章 全文完结

第 27 章 三合一

作品:女配在年代文吃瓜日常 作者:络缤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157万 更新时间:2024-04-17 19:58

第二十七章

石立夏只当没看到王大河探究的目光,笑盈盈道:

“这不是很久没回家了,趁着现在时间比较自由就回家看看我爸妈。大河叔,我爸妈这段时间还好吧?”

王大河想到那对总是能找各种事的夫妻,表情比刚才还一言难尽。

“好,挺好的。”

石立夏看到王大河的表情,心想她爸妈怕是又在村里闹出什么事了。

“大河叔,您啥时候回啊?方便捎带我一程吗?”

“我是过来接要去咱们大队的知青,听说要分七个人,估摸着是带不上你了。”

石立夏惊讶:“怎么分了这么多个人啊?”

他们大队之前就已经分了好几拨知青,能回城里的只是少数,她离开的时候知青点已经有二十多个人了,再下来七个人,这是要把他们大队给挤爆啊。

他们大队不像别的大队,地平地也多,他们大队靠着山,能耕种的土地很有限,自己大队的人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再分知青过来分食,那就更加紧张了。

别的地方不清楚,至少分到他们大队里的知青能为大队做贡献的非常少,一个个干活不利索,也没发挥自己知识青年的优势,反倒变成大队的人倒贴他们。

估摸着他们这一片距离市里比较近的缘故,有关系的、家境比较好的都喜欢分到他们这里来。这些人明显比那些没关系的普通人家要娇气,你敢信这年头还有不会生火做饭和洗衣服的人。

原身以前还以为城里人都这样,去了机械厂才发现,这样的城里人是很少的,大部分城里孩子从小也是要开始干活的,至少这些日常的活儿是不在话下的。

他们大队对知青从一开始的欢迎,到现在的厌恶绝不是单纯地排外。

王大河深深叹了一口气:“上头非要分这么多,咱们大队也没办法。大家都喜欢往咱们公社挤,其他大队都三四十个知青了,所以现在就往我们大队扔了。这还是咱们大队长好说歹说,这才拦住,要不然怕是不止这个数。”

正说着,就看到一个干部打扮的人领着几个年轻男女走了过来,不用问就知道肯定是这几个人。

跟在知青办干部身后的年轻男女们,最大不到二十,最小看着顶多十六七。

他们要么踩着小皮鞋,要么就是穿着回力鞋,身上衣服都是没有打补丁的,有一位女同志还穿着的确良裙子,一看就知道家里条件都不错。

王大河跟石立夏使了个眼神,瞧,人这不就来了,就这个德性哪里是来干活的。

“这里的路也太差了,我刚才差点把脚给崴了。”

穿裙子的女知青嘟囔着嘴,一脸的不悦。

和别人不一样,她身上只背着一个小小的挎包,手里还拿着一把小扇子,不停地给自己扇风。

看她那模样不像是下乡插队的,而是来郊游的。

一个高个子知青白了一眼:“这是乡下,又不是城里,不知道你怎么想的竟然这么打扮。咱们是下乡干活的,不是上台表演的。”

穿裙子知青顿时红了眼,小脸委屈极了:“向红,你怎么可以这么说话。”

李向红耸耸肩:“我说的是实话。”

穿裙子知青眼泪直接掉了下来,她身边背上扛着一大堆包袱手里还拎着两个皮箱的知青不悦道:

“李向红,我们应该友爱团结,你太不像话了。”

李向红嗤了一声,“你喜欢当走狗,别拉上别人。”

“你怎么说话呢!”

“你们别吵了,别为了我伤了和气。”

……

哦豁,这还没进村呢,竟然就有戏看了。

石立夏饶有兴致地打量这群人,感觉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大队怕是又要热闹了。

每次新知青刚下乡,都会闹出不少事。

有新知青之间发生矛盾的,也有新知青和老知青不和的,往往能闹到农忙的时候。

那时候大家都累得快脱一层皮,空闲的时候就想躺下来睡觉,也就没心思折腾其他了。

王大河看到这一群知青,顿时感到头疼。

“丫头,你把你肩上的东西放上来吧,叔没法用牛车载你,帮你运个行李还是没问题的。”

石立夏连忙道谢,将自己的行李都放了上去。

能有牛车帮着拉行李,石立夏已经感到非常庆幸了,否则扛着这么多东西走两个小时的路,肩膀怕是不能要了。

和石立夏相反的是,知青对牛车极为不满。

“接我们的车呢?不会是一辆牛车吧?”

一个女知青难以置信,竟然派牛车接他们,而且才这么一辆,他们这么多人呢,根本不够坐啊。

王大河不高兴了,牛可是农村重要的生产资料,平常都舍不得让它拉重物,现在地里已经开始忙起来了,能匀出一头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而且他过来接人,还要耽误大半天的活呢。

结果这群知青倒好,不仅不感激还嫌弃上了。

原本王大河还想着要是一会把行李放上去后还有空位子,就给这里最弱的知青腾个位置,现在完全没这心思了。

他板着脸道:“自己把行李放好,要是中途掉了我可是不管的。”

王大河长得高大,脸色黝黑,不笑的时候瞧着还挺凶。

知青们虽然不忿,却也不敢顶撞,一直嘀嘀咕咕地将行李放到牛车上。

他们带的行李不少,再加上不会整理,牛车装得满满当当,堆得跟一座山似的,还得用草绳捆着,才不至于让最上面的东西掉下来。

穿裙子女知青走到王大河身边,“大叔,我身体不好,能不能给我腾个位子让我坐上去?我怕我一会半路晕倒,耽误大家。”

牛车虽然装满了,可前面还是留了位置方便赶车的人坐着。

王大河斜了她一眼:“就这几步路都走不了,那还下乡干嘛?让我们这些老农民白养啊?刘干事,这样的知青我们可敢不收,要是出了事反倒还怪到我们头上了。”

知青办刘干事只觉得头疼,没好气瞪了穿裙子女知青一眼:

“李欣蕊,你能行就去,不能行就自己去打报告换地方,多的是知青想插到这里来的。”

李欣蕊抽噎着:“我,我就是刚才晕车所以不舒服……”

“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对我们这些知识青年,我们下乡是为了帮助你们建设的!”刚才为李欣蕊说话的男知青很是愤怒。

王大河听这话,直接要去拆草绳:

“把你们的东西都拿走,刘干事这可不是我们大队喜欢找事,你看看这批知青的态度。都把自己当资本主义娇小姐娇少爷了,我们是农民可不是奴隶。”

这话一出,李欣蕊和她的护花使者脸都白了。

刘干事连忙道:“都是一群孩子,脑子丢在车上没带下来,你别跟他们计较。”

换作别的时候,身为干部不会这么低声下气跟一个老农民这么说话。

可现在情况特殊,原本猪头山大队的人就非常反对这么多知青插到他们大队,他们的地实在是少,多那么多人自己就要饿肚子的。

猪头山大队的人一个个还特别彪悍,之前跟隔壁大队抢水,还打死过人的。

要不是派人及时阻止,以前抗战时候遗留的大炮都要抬出来干架了。

县里派人去调查,愣是不知道是谁打死的人。不管平常怎么闹矛盾,这种时候村里人都特别地团结。最后法不责众,而且事出有因,不痛不痒地罚了大队干部,这事也就过去了。

王大河也知道现在政策就是这样,也不过做做样子,看那两个知青老实了也没坚持。

黑着一张脸架着牛车走了,也不管知青们能不能跟得上。

走过石立夏身边时,又换了一副面孔。

“石家丫头,我先走一步,一会我把行李放你家门口。”

“大河叔,我一会自个去拿,你别放我家,要不然我到家东西全没了。”

石立夏一点都不怕家丑往外扬,大咧咧说道,生怕王大河跟他客气。

王大河嘴角抽抽,这丫头还是跟以前一样憨:

“得咧,你一会直接去大队委那取就行。”

牛车虽然不快,可还是渐渐地消失在石立夏眼前。

“你好,请问你也是猪头山大队的吗?”一个长得文静的女知青过来跟石立夏搭话。

这次来了七位知青,四男三女。

跟石立夏搭话的女知青穿着半新旧的衣服,脚上踩着劳保鞋,虽然看着文静,可看得出是个心里有数的人。

刚才其他人在抱怨的时候,她并没有跟着一起,还拉住想要出声的李向红。

石立夏不吝与脑子清醒的人打交道,“对,我就是猪头山大队的,不过我已经嫁出去了,今天回娘家看看。”

“你已经结婚了?”女知青诧异,“你看起来还像个学生。”

石立夏笑道:“我当你夸我看着年轻了。”

“我叫田静,南城人,你能跟我说说猪头山大队的事吗?”

“你是南城人?”

南城人能够安排到他们大队插队,可谓是非常幸运了或者说家里很有实力了,不像很多知青要跑到非常远的地方,光坐车就要好几天。

“是啊,我家里是灯泡厂的,我大伯是灯泡厂书记。”

田静瞧着性格沉稳内敛,可该彰显的时候也绝不低调。

“难怪你能安排到我们大队,我们大队虽然比公社别的大队穷点,可还是比那些偏远的山沟沟里还是好上许多的。我们村的人也挺好相处,只要勤快肯干,他们也就没太多意见了。”

石立夏说这话时,有些许心虚。

她以前在村子里,那可是出了名地懒。

她虽然需要上学,但是有农忙假和寒暑假,这种时候都是要跟着下地干活的,她赚到的工分常常还没有孩子多。

每次上工都迟到,做事懒散,动不动就闹中暑,这里疼那里不舒服的。

虽然现在女性法定结婚年纪是十八岁以上,村里一般十五六岁就开始给女孩相看了,没到年纪就结婚的一抓一大把,很多人都没有领结婚证的习惯,办桌酒席就是过了明路。

可是石立夏这么大的时候,压根没有媒人登门,哪家都不乐意娶这么个懒媳妇。

哪怕石立夏样貌在十里八乡都算是顶顶好的,也是无人问津,可见名声之差。

从前的石立夏也不在乎,她也看不上村里那些小伙子,一心想要嫁到城里过好日子,坚决不要种地,最后也确实如愿了。

这个念头不过一瞬,石立夏是本地人,她懒也还有家里人撑腰,可作为外来户知青,想要被接纳,可不好这么干了。

田静连连应下:“如果有什么事,找村里什么人帮忙比较合适?”

石立夏挑眉:“什么类型的事?”

田静笑笑没说话,从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塞到石立夏手里。

“你跟我说说村里的人呗。”

石立夏看她这么大方,也就不吝将村里大概情况跟她说明白。

她讲到自己家的时候,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最后只总结了一句话。

“能不招惹就不招惹。”

李欣蕊看着田静跟石立夏聊得火热,心里很是不高兴。

她穿着小皮靴,走这样的山路很不方便,时不时就会被小石子崴到脚。

这才走了半个小时,她就开始一瘸一拐了。

她跟李向红不对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田静身上,希望她能扶着自己一点,结果她竟然完全无视她,一直找那个村姑说话。

“跟农村人有什么好聊的。”李欣蕊嘟囔道。

她声音虽低,可还是被一直关注她的李向红听到了,直接笑出声来。

“人家长得比你还漂亮洋气呢。”

李欣蕊脸色很难看:“你怎么这么肤浅,只会看外表。”

“我是肤浅,所以做不来坐这么长的车,还要走这么远的路,竟然会穿裙子和小皮鞋。”

李欣蕊护花使者又出声了:“李向红,你别老针对蕊蕊,有什么事你冲我来。”

李向红听这一声蕊蕊,觉得自己鸡皮疙瘩爬满全身。

“你是李欣蕊的谁啊,就冲你来。”

护花使者涨红了脸,眼神瞟向李欣蕊,看她面无表情,心底有些失落,却依然道:

“我只是维持公道,不管是谁我都会出声维护正义的。”

李向红白了一眼:“艾玛,看把你能的。”

“你这人怎么这样!”护花使者顿时急了,觉得自己被看不起了。

眼看就要闹起来,其他知青这才出声劝阻。

“你们省点力气吧,还不知道要走多久呢。”

田静和石立夏也听到了身后人的争吵,田静叹了一口气:“让你看笑话了。”

他们虽然之前并不认识,也不是一个地方出来的,可现在他们都是知青要去一个地方,本地人只会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整体。

石立夏笑笑没发表意见,跟她问起其他知青的情况。

田静确实知道不少,她其实也没有刻意去打听,都是自己提的。

正如石立夏所料,七位知青的家世都不错,基本都是本省人,只有两个是隔壁省的,距离南城也不远。

他们基本都是干部子弟,至少也得有个当干部的近亲,比如田静这样的。

全都是托了各种关系,才能安排到这里来。

石立夏将这些信息都默默记下,以后有用也不一定。

“原本我可以等一年再下乡,可家里说明年就不知道是什么政策了,所以就提前过来了。否则被分到西北或者东北最偏远的地方,以后想回一趟家都难。”

石立夏对具体政策并不了解,而且这里跟她以前的世界还是有差别的,估摸着是作者为了剧情发展做了一些调整。

“在我们大队别的不说,至少气候差得没有那么大。要是去别的地方,光一个水土不服就够折腾人的。

田静深以为然,所以她虽然心里难受,可也觉得没什么好抱怨的。

她认识不少人分到偏远地区,日子过得那叫个艰难。

她以前一个同学,坚持不住找本地人结婚了,结婚后日子过得很不好,整个人都变了。

两人边聊边走,没觉得有多累,就走到猪头山大队了。

石立夏跟田静告别,田静不舍,“我以后能跟你通信吗?”

“行啊,你有什么事可以给我写信。”

石立夏并没有放在心上,觉得这很可能是客套话。

写信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要花钱。田静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还要花时间去适应,不一定有空。

石立夏从大队委拿走自己的行李,一路上遇到不少人,看到她背后的包袱,全都一脸震惊。

有那大嘴巴的人,直接嚷道:

“石三丫头,你不会是被休回家了吧!你家这风水不好啊,女儿婚事都不顺。”

“呸呸呸!你才被休回家,你全家都被休回家!什么风水不风水的,现在不信这一套!”

石立夏还没来得及反驳,一个高瘦女人跳了出来,直接朝着那大婶喷了一脸口水,把人恶心得够呛。

“曹荣妹!你恶不恶心啊!”那大婶气得叉腰直骂,“我家好得很,哪像你家,大女儿这头刚被赶回家,小女儿又大包小包回来逃难,你们家没个正经人,干活都找不到人,天天就会惹是生非,活该被人撵走!”

“我们家就稀罕闺女,让闺女回娘家住几晚怎么了!再敢胡说八道撕烂你的嘴,什么玩意儿啊!”

石立夏连忙拉住就要撸袖干架的曹荣妹:“妈,你别跟这种自己日子过得不好,总期盼别人日子也过得不好的人撕吧,太丢份了,咱们先回家,我有好东西给你。”

曹荣妹被劝住了,朝着那大婶子脚面上啐了一口浓痰,气哼哼地走了。

别看曹荣妹理直气壮,其实心底也在发虚,怎么小女儿也跑回家了,还带了这么多东西。她帮着石立夏拿行李,沉甸甸得令人心慌。

走了几步看附近没人,曹荣妹低声道:

“闺女啊,你跟妈老实交代,你是不是真的被休回家了?”

石立夏哭笑不得:“妈,你哪里听到的消息,你闺女是那种会被休回家的人吗。”

“真的?”

“那还有假,我是什么人啊,要样貌有样貌,要学历有学历,邢锋他敢休我,活腻歪了吧。”

曹荣妹舒了一口气,顿时又恼怒道:

“那你带这么多东西回家干嘛!钱烧得慌啊!有钱你先存着,等冬天家里没这么忙了,我跟你爸进城,你跟我们买点好吃的不好啊!

你都拿回家了,我们现在没分家,就你奶奶那偏心劲儿,回头我们这一房能分多少?”

说着还不解气,手指在石立夏太阳穴不停戳啊戳。

“实在不行你提前说一声,让我们去公社接你,把东西藏起来也行。现在被那么多人看见,让你妈我怎么藏得住?”

石立夏连忙躲闪:“妈,我才没那么笨呢,好东西我单独收着了,一会悄悄给你,其他东西看着多,其实都不是啥值钱东西。”

“真的?”

“我这头脑,你还不信我?”

曹荣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你可拉倒吧,你有脑子读书,可人情世故上还不如你姐机灵呢。”

“妈,刚才听王大婶那话,我姐是不是遇上事了?”石立夏担心道。

曹荣妹摆摆手:“没啥大事,你姐有分寸。你就瞧着吧,回头你姐夫一家准得跪着求你姐回家。”

“她真回家啦?到底啥事啊?”

石立夏的二姐石迎春嫁到了隔壁红河公社,丈夫高振宇是公社干部,家里是供销社的。

为了嫁给高振宇,石迎春也是费了不少心思的。

不过比起石立夏,还是顺利不少。

因为高振宇特别喜欢石迎春,跟家里闹着非她不娶,否则就不结婚了。高家拧不过儿子,也就只能捏鼻子同意了。

可这么一来,高家人对石迎春也就没有什么好印象,很多人都觉得她的日子恐怕没那么好过。

原本这样家庭的人叫瞧不上乡下来的媳妇,儿子还为她要死不活,哪个父母心里能痛快啊。

虽然石迎春每次回来,都大包小包的,而且丈夫对她也特别体贴,可很多人依然不看好,觉得她这是在强颜欢笑。

瞧瞧,现在果然被赶回家了吧。

石立夏却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她这二姐奸诈着呢,而且很彪悍。

别看长得温温柔柔的,手上的力气比高了她半个头的石立夏还要大。

小时候她就是村里的孩子王,揍起人来那叫个狠。

她还不像大哥石丰秋一样,就会使用蛮力,她特别会搞阴的,把人打得抱头鼠窜,还找不到证据证明。

实在打不过,她就挖陷阱,大冬天把人带到装着水的陷阱里,掉进去把人冻个半死,要么在人家经过的地方放老鼠夹,花样繁多。

长大了倒是开始学淑女了,成天掐着嗓子说话,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动不动还喜欢掉眼泪。

真以为她长大了性格变了?真信了那就完了,被坑死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这让石立夏有时候看她二姐,都觉得瘆得慌。

这样一个人,要是谁敢把她赶出门,真是不要命了。

石立夏觉得她姐绝对做得出给人下毒的事,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

“也没啥大事,就是你二姐想要收拾那家人了。”

曹荣妹得意道,完全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

她早就看不过眼了,以为自己是干部就高人一等了?腿上的泥点子还没掉干净,就在这学什么大爷。

外人看着觉得石迎春嫁得特别好,实际上谁过日子谁知道。

高家三代单传,家里女人多男人少,以前也有过男孩,可都坐不住早早就夭折了。

因此对他特别宠着,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这样的男人能有什么担当,老大不小了,内裤还是他妈洗的。遇到什么事,第一句话都是:“我问问我妈。”

虽然高振宇对石迎春不错,可他性子太软了,除了闹着结婚硬气一回,平常就是个没主见的,靠他撑腰那得被磋磨死。

石迎春也不是好惹的,可三天两头找事,她也扛不住啊。

再者,她结婚这么长时间,一直没有孩子,底气也不足。

石立夏眼珠子转了转:“我姐怀孕啦?”

那家人最在意的就是孩子,石立夏觉得也就是用这点才能拿捏住他们。

曹荣妹一脸嘚瑟:“我带着她去给戚婆子看了,是个男胎。”

“这哪能当真啊,要不是男娃咋办?”

“呸呸呸,胡说什么呢,戚婆子就没有看不准的,我怀了你们兄弟姐妹四个,每一个都是准的,别人家的也是。”

“还有这样的事?”

“跟你说事怎么这么没劲啊!”曹荣妹嫌弃道。

“就算不是男娃,那也没啥,先开花后结果。之前你姐带着你姐夫去查了,你姐夫身子骨弱,注定膝下不丰。就算是女娃,他们家也得稀罕。”

“啊?我姐夫还有这毛病。”

曹荣妹看了看四周,得意笑道:“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石立夏瞪圆眼:“妈,姐疯了啊!这种事也能造假!你咋也不劝一劝。”

曹荣妹慌忙捂住她的嘴:“你瞎咧咧啥呢!被人听见咋办。再说了,也没有完全瞎说,他身子骨确实差,所以你姐两年了才怀上一个,刚开始怀相还不好,都是他的问题!”

高振宇从小精养着,一直到两三岁,出门都还是抱着的,不让下地,生怕他走路摔跤了。

小孩子就是得多动动身子骨才好,这么养着反倒把孩子养废了。

因此他三天两头生病,很多东西都不吃或者不能吃,明明家境很不错,可长得瘦瘦的,身上没有几两肉。

每次他跟着石迎春到猪头山大队,反倒能胖几斤。

女婿到他们家总得走动,吃饭也没那么多讲究和忌口,也没人在耳边絮絮叨叨你身体不好,得怎么怎么的,反倒可以多吃两碗饭。

“我的天啊,你们胆子也忒大了吧!”

石立夏依然震惊,这年头没孩子都是怪女人,没有怪男人的。即便查出来男人有问题,依然喜欢折腾女人,对外还是得怪女人没用。她家二姐太强了,绝对不会被PUA。

曹荣妹一副你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要是没这胆子,你能嫁到城里?对了,刚才说劈叉了,你还没说你突然回来干啥?我女婿肯放你回来?”

她了解自己女儿,懒到骨头里的人,要是没什么事,才不会在这个年不年节不节的日子里回家,来回不够折腾的。

石立夏挽着她的手,“我想你们,回来看看你们呗。”

“呸,我信你个鬼。”

曹荣妹嫌弃极了,说完又想到自己说错话,现在可不能说什么鬼神,连忙捂住嘴。

“快老实说,别回去再说你妈我都没法帮你补救了。”

“妈,确实有事,事还挺大,我们等回家再说吧。”

曹荣妹听这话,心里更慌了:“你这是要急死我了。”

可她也知道有些话不能外头说,硬生生给忍住了。

石立夏回到家,走进院子里就看到她奶奶赵婆子一脸不悦地瞪着她。

“你怎么也回来了!”

曹荣妹不高兴了:“妈,瞧您说的,我闺女嫁出去就不兴回家看看啊?现在又不是旧社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生养她这么多年,回家看看我有什么不行的。”

“我说一句,你顶十句!都是你养的好女儿,一个回来还不够,两个都回来了,我们石家的脸,都被你们丢尽了!”

“妈,你要是这么说,回头立夏拿回家什么好东西,你可就别眼馋。丢人现眼的人带回来的东西,您用着也丢人现眼。”

赵婆子恼怒不已:“老二家的,你是怎么跟长辈说话的!反了天了你,这个家还由不得你来做主!”

“是啊二嫂,你怎么能这么跟妈说话,咱们做小辈的,得尊重长辈,传出去别人会说你们曹家不会教孩子。”

四婶胡桃花从屋子里走出来,一脸不认同道。

赵婆子听她的话,满意地点点头。

胡桃花得到婆婆的肯定,又朝着石立夏道:

“立夏,不是四婶说你,你当初使出那样的手段,也要抢走堂姐的对象,那不管日子过得怎么样,也得咬牙挺着,怎么能动不动使性子回娘家呢。”

“四婶,你这话说的我们就不爱听了,我妹嫁出去后这是第一次回娘家,还没你回娘家次数多呢,怎么就碍着你了。”

石迎春从屋子里走了出来,说话不再像从前一样拿腔拿调。

胡桃花看到她脸色不好看,她就没见过像石迎春一样脸皮厚的。

都被婆家赶回来了,竟然比谁都硬气。

虽然她带回来不少钱,可也还是丢人啊。

吃了几次亏,胡桃花虽然心中不忿,却也没有再说什么。

赵婆子想说什么,石迎春将一张大团结放到她面前:

“奶,我妹回来了,您看能不能去哪换一只鸡回来,今晚咱们得有点硬菜。”

赵婆子的话全都憋了回去,拿过钱也就敢低声絮叨几句,然后就出门去找鸡了。

虽然现在不兴买卖,可私底下还是可以操作的,尤其是在村子里,都是知根知底更好违规作案了。

院子一下空了下来,石迎春脸色也沉了下去。

“石立夏,你是怎么回事……”

石立夏连忙插话:“我没被赶回来!快过来看看我带回来什么,正好有你能用上的。”

家里人不敢怼石迎春可不仅仅是因为她有钱,而是她做事绝啊,惹火了她敢不管不顾把这个家都给点了。

小时候,奶奶偏心,明明是堂哥堂弟欺负他们,他们只是正当防卫,奶奶却要揍他们,石迎春就去柴房拿菜刀,说是要把才刚会走路的堂弟给砍了。

长大后石迎春虽然变了,可时不时也会发疯,吓人得很。

石立夏立刻将自己身上的大袋子拆开,露出里面的碎布。

她特意挑了比较大块的布料,这些布料在城里也是招人稀罕的,更别提是乡下了。

石迎春就要生产,这些布料正好适合她。

大的做衣服,小的可以缝尿布、手绢等。

曹荣妹惊喜:“怎么这么多料子!哎哟我天,这能做好多衣裳呢!”

石迎春也很是意外:“你男人对你没意见了?”

“姐,你也太看不起我了吧,我这一身魅力,哪个男人不会拜服。”

石迎春差点没吐出去来:“你少说话,我现在容易恶心。”

曹荣妹连忙将袋子收拢好,看了一眼四房的屋子,果然看到胡桃花虎视眈眈地盯着她手里的袋子。

“走走走,赶紧先进屋,有什么话屋里说,我们娘三好久没说悄悄话了。”

这些料子想要独吞是不可能的,可他们可以先把好的挑走。

石立夏将所有包袱都拿回曹荣妹的屋子里,一一将他们打开,把曹荣妹和石迎春都给惊到了。

曹荣妹:“我的妈呀,你不会把家都搬了,不打算过日子吧?”

石迎春上下打量石立夏:“平常想吃你点东西你宁可撑死也不给别人,现在这么大方是想离开这人世?”

“姐,我那都是小时候了,你咋老用老眼光看人呢。再说了,我也就稀罕吃的,别的东西我哪里小气过。”

石迎春看向袋子里一堆吃的,麦乳精、糖果、糕点、饼干、干货等等,竟然还有一瓶酒。

“这是走的时候,邢锋塞的,我都不知道里头有什么。”

石立夏看着也很心疼,这么多东西怕是把邢锋的小金库都搬空了吧。

可拿都拿了,没有带回去的道理。

曹荣妹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把手里的东西都给放下了,完全没有刚才的喜悦:

“说,邢锋那小子干什么坏事了,是不是外头有女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