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新书还在审核

第四十二章 对此欣登岁

作品:晚唐浮生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779万 更新时间:2024-05-18 09:18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重阳节后的河渭诸州,又恢复了清苦宁静的生活,邵树德在大群亲兵的簇拥下,抵达了临州狄道县郊外某乡。

河州那边没什么好多说的了。

萧遘是政务老手,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而且人家的工作完成得很不赖,没必要多加置喙,为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就可以了。陇右三十三县发展得好了,日后也能为东征提供资粮。

临州,本是经略军的驻地。凉州大战的时候,该军奉命北上,从背后夹击六谷吐蕃,如今又远戍青唐城。

经略军走后,临州的地方局势还算稳定。该州两县唯一的外部威胁,大概就是南边洮州的吐蕃、羌人部落了。当初昑屈氏、伏弗陵氏残部南逃后,就被洮州诸部给分食吞并了。

洮州未陷蕃前,辖美相、临潭二县,皆位于洮水河谷地带。老实说,平地面积不大,承载不起大规模的种植业人口,除非花力气改造梯田,但真的没那个必要。

这里的吐蕃、羌人部落也是耕牧兼有的,但很显然“牧”的成分要远远强于“耕”的成分。

他们的人口不多不少,大概几万人的样子。这个实力,比较尴尬,进攻河、临二州多有不足,且还会面临渭、岷二州蕃部的夹击。当初在岷州放牧的便是拓跋部,人家逆着洮水河谷而上,便能抄了你的老窝,还敢轻举妄动?

而且河州还有天德军四千衙兵,州内还有两千神策军改编的州兵。之前从河南募的蔡人,整编后剩下五六千人,也分到了河渭五州当州兵。真打过去,未必讨得了好,所以这边的局势一直还算安静,即便经略军已经北调。

邵树德其实想拿下洮州的。因为这样一来,从地形上来说,拿下洮州后,吐蕃、羌人入寇的途径会少了很多,河州的安全局势将大大改善,渭州、临州也将成为腹地安全区。屯驻于河、临、兰三州的一万五千余衙军,至少可抽走一半,可用的机动野战兵力大大增加,利于今后的征战。

但洮州——最好还是以政治招抚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可遣人前去试探一下,慢慢来。先从互市贸易开始,再一步步蚕食。

至于南边“叠宕起伏”二州,羌人部落为主,就更没意思了。上次西征兰州时就招抚了,结果人家表面上很恭顺,但贡赋压根没有,更不可能出丁打仗。

时至今日,邵树德也懒得搭理他们。造反无能,降顺不愿,先放着吧,以后再收拾。

临州本地亦有不少内附蕃人部落。狄道、大夏这两个辖县境内共有四万余吐蕃、党项、羌人,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他们——投降得太快了……

第一次西征兰州之时,河渭吐蕃坚决抵抗了,结果死伤惨重,许多部落灰飞烟灭。但临州部落在定难军南下河州之前便降了,使得部落人口得以极大保存。

“这些蕃人,习得了稼穑之术,便为良民。”野郊之外,邵树德仔细看着乡间村落,说道。

他有预感,再过两年,或许很难有机会再到陇右之地了。

这是他曾经征服的土地,是数万将士浴血奋战得来的成果,他想再多看两眼。

村落里有七十余户人家,是个大村了。

据随行的里正所言,此村原本都是羌种,文德元年来了十九户京兆府好畤县的移民,今年头上又来了二十五户云阳县移民,蕃汉杂处,共同生活。

信步走向一间农家院落。门扉虚掩着,道:“这积蓄,河州萧相不会要你们的,正常缴纳赋税即可。不过这钱粮,可拿来修建陂塘蓄水。不然一旦大旱,尔等又要去当牧民吗?”

“大帅所言极是。”里正答道:“幕府李副使兼任都水官,这两年一直在大修陂塘。这罗三如今便去上河工了,修好了水塘,再开挖沟渠,如果只旱个一两岁,还可以顶一顶。”

水利设施有大用,但也不是万能的。其作用主要在于应付短时间的干旱,比如农作物生长正需要水的时候,你没水,那一年的收成可就毁了。老百姓一看,估计就卷铺盖当牧民去了——河陇之地,即便是汉人,也会放牧,风俗与内地大不一样。

李副使,就是李磎,前水部员外郎,现任陇右节度副使兼都水官。邵树德一路行来,似乎看到了不少已建成或在建的水库,都是很小的那种,只能供一乡甚至是几个村用用。

连续三年获得了好收成,这是萧遘的运气,也是自己的运气。百姓余下的钱粮,便可投入到农村水利设施的修建之中。这是为自己造福,想必百姓们也想得通。

筚路蓝缕,惨淡经营,陇右这副摊子,萧氏干得不错。

与世家门阀合作,短时间内的收益确实高,就是以后偿还的代价有些大。不过,邵树德也不想偿还了,还不起,现在还是大家的蜜月期,以后如何,再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