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晚唐浮生 > 新书还在审核

第三十五章 王建及

作品:晚唐浮生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779万 更新时间:2024-05-18 09:18

临近夏州城时,一群髡发党项人赶着大群牛羊赶了上来。

大概百余人的样子,有马、有弓、有刀,王建及一下子紧张了起来,那些蔡人新卒也紧张了起来。

符存审按住了他的手臂,轻声道:“这里不是河南,不用那么紧张。你没看那些农人都熟视无睹么?”

王建及放下了骑弓,但浑身紧绷着,仿佛一个不对劲就要动手杀人。

党项人骑着马儿,唱着让人听不懂的歌,大摇大摆地从队伍旁边走了过去。

他们看到大群蔡人军士时有些吃惊,但一看不是令人心悸的褐色军服,手里拿的也是木矛,顿时哈哈大笑,有人朝这边指指点点,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有那脾气暴的蔡兵直接就破口大骂了。

咱们“蔡贼”纵横南北,提头卖命,杀人如麻,什么时候轮到党项人来嘲笑了?

不过严格说起来,这年月的党项人,也是辗转于京西北诸镇,提头卖命,就是品牌没有“蔡贼”大,没那么出名罢了。

但这两伙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凶。

如今进了夏州,再凶也得收敛起来。蔡人得听关北四道都指挥、制置等使的命令,党项人也得服从关北兀卒的安排。若真互相看不顺眼,去北边草原上找个没人的地方一决胜负好了,在夏州,谁敢闹事,直接就去矿上干活了,一点不夸张。

“既要投灵武郡王,咱们把这么多人安全送到灵州,便是大功一件。此时与那些蛮子起了冲突,颇为不值。”符存审看着一队正朝他们走来的夏州官吏、兵将,劝诫道。

王建及这才收起了骑弓,放松了有点僵硬的身体。

在河南,确实甚少遇到党项蛮子,他有点反应过激了。

事实上这也怪河南混乱的环境,任谁遇到一股身份不明的人靠近,第一反应都是干死他们,哪怕之前无冤无仇。

但夏州的生活太不一样了,他一时间还没转变过来。

“二位便是符将军、王指挥了吧?某是夏州幕府营田判官赵植。”一位留着长胡须的中年男子翻身下马,拱手行礼道。

“见过赵判官。”符、王二人亦上前见礼。

赵植看了看后面一眼望不到头的河阳、泽州民众,有些赞叹,道:“符将军可知走了多远?又走了多久?”

“走了多远记不清了,但走走停停,两月有余是有的。”符存审答道。

赵植仔细看了看这个外镇武将,却见他身量颇高,五官端正,站在那里不卑不亢,没有寻常武夫特有的桀骜,也没有自轻自贱之意,让他心中暗赞。

光这份气度,就有大将之资了,若再能好好磨砺一番,领兵经验再丰富一些,定难军又可多一军使矣。

“某虽然没上过阵,但亦知晓,带数万人上路,是多么不易之事。且先安顿在这边吧,武库司借了一些帐篷,那边武威军、义从军的军营也空着,这便把人安置好吧。”赵植问道:“军中可还有粮?”

“尚够十余日所需。”

“那便好。异日西去之时,可在乌延城、宥州、盐州三地仓城领取粟麦。”赵植说道。

“多谢赵判官相助。”

“大帅有令,吾等幕府佐官自当遵从。”赵植道:“其余器具可有短缺?”

“冬衣尚有不足,眼下尚可捱着,若再过月余,怕是就熬不住了。营中有不少妇人、孩童,他们怕是有新逮到的野兔。他只是冷哼一声,自己出外射猎,野兔想打多少便打多少,箭无虚发,早就吃腻了。

从东门入城后,王建及只觉一阵眼晕,这人也太多了一些。

进门便是一个很大的绢帛市场,大腹便便的商人、青衫长袖的士人、穿着入时的仕女、髡发裘服的胡人,都在那一家又一家的店铺旁挑挑拣拣。

“利州丝布、阆州重莲绫!”

“蜀州花纱、白丝罗,彭州交梭!”

“成都锦、汉州衫段、绵州轻容!”

“陵州鹅溪绢、梓州白绸!”

王建及的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些帛练行。

李罕之治军,发赏很少,素来以允许军士大掠民人为饵,驱使大家拼命。

绢帛,在国朝就相当于钱。眼前的帛练行,各色绢帛都有,而且品相不错,应该都是产自蜀中,价值就相当高了。

若自己乃夏州刺史,今日便将这些商徒的货全抢了,部分给军士发赏,部分自己收了,岂不美哉?

当然王建及也明白这只是臆想,夏州还轮不到自己做主。只不过他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绫罗绸缎,一时间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心神有些摇曳罢了。

在绥州东市那会,他见到了口沫横飞,一交易便是上百头牛的贾客,一买便是千余张皮子的商家,还有那买了整整几十车牛角、杂筋、鸟羽的豪商。

今日进了夏州城,又见到了这么高级的绸缎市场。

王建及不笨,他知道商人们不会做亏本买卖,既然开了这么多家帛练行,还从蜀中运来了这么多绫罗绸缎,那么就一定能卖得出去。

邵树德是节度使,李罕之也是节度使,但夏州一片繁华,让人几以为身处太平盛世,河阳则烟火断绝,百姓纷纷逃亡,倒毙于道旁的尸体随处可见。

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杨师厚不来,真的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