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混在红楼话聊斋[聊斋+红楼] > 第 238 章 王熙凤的人生导师

51. 限量海报和实体书 傅玉衡笑了……

作品:混在红楼话聊斋[聊斋+红楼] 作者:钟离昧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174万 更新时间:2024-05-15 06:14

傅玉衡笑了起来,“我今天叫你过来,主要就是你岁数也不小了,是时候娶一房媳妇了。”

娶媳妇儿?

傅锁立刻竖起了耳朵,身子也不由自主坐得更直,同时脸颊慢慢红了。

正是知色而慕少艾的年纪,对于自己的婚事,他如何会不关心?

甚至于,他还曾幻想过自己未来的妻子是什么样的。

一定是身姿高挑,长得漂亮,能说会道的。

不要像他一样是个闷葫芦,两个人凑在一块,半天闷不出一个屁来。

正在他想入非非的时候,就听傅玉衡道:“你别看我们家如今在京城赫赫扬扬的,实际上这些都是虚的。

若是那一天当朝者厌弃我,这一些就像烟花一样,转换即为灰烬。”

听他说得这么严重,傅锁肉眼可见地紧张了起来。

傅玉衡起身走过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你也不用紧张,这些既然我已经想到了,自然会早做准备。”

傅锁松了口气,心里隐隐约约也有了些猜测,“五哥在老家买的那些地,还算做祭田,就是给咱们家留的后路?”

怪不得五哥对族里那些人没有任何好感,还坚持把新买的地算做祭田呢。

要知道,祭田的产出,除了要祭祀祖宗之外,还要拿出一部分,分散给族人。

当初傅玉衡一提出来,六个长辈有四个都反对。

没反对的两个里,卫氏是一切都听丈夫的,傅河反对了,就等于是卫氏反对了。

还有一个就是傅江,他心里始终存着点衣锦还乡的想法。

还是傅玉衡掰扯清楚了利害,才算是把几个长辈说服。

不过当时除了傅玉衡之外,几个小辈都没有被允许旁听这场事关家族大计的会议。

所以,傅锁是不知道的。

不过,如今他知道了,也明白了五哥是把怎样的重任交给了自己。

“五哥放心,我一定会守好咱们家的根基!”

傅玉衡正色道:“我相信你。”

两人在此落座,傅玉衡就说起了另一件正事。

“你不喜欢京城的姑娘也正好,我也有意让你娶吕城大户之女。

咱们家毕竟根基浅薄,只有和缙绅大户联姻,才能根据稳固,风吹不倒。”

不管他们在京城发展的怎么样,在老家一定要变成乡绅的一员。

“至于族人的事你也不用担心,我已经和九叔公商量好了,过不了多久,九叔公就会把族长的位置传给我。

到那个时候,咱们这一支,就是傅家正派嫡支。我常年不在家乡,每年祭田里的产出,由你负责分配,更是名正言顺。”

傅锁瞬间就觉得,自己的底气足了。

不过……

“你们都不在家,我的婚事谁张罗呀?”傅锁抓了抓后脑手,颇有些难为情。

这个时代,婚姻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若是在乡下时也就罢了,但他这次是要住到县城去的。

而且五哥的意思,是想让他娶县城大户的女子。

那些乡绅家的小姐,平日里把自己捂得比京城里的大家闺秀都严实,真个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他一个大男人,上哪里去找个乡绅之女做媳妇儿呀?

傅玉衡神秘一笑,说:“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会把单成给你,让他跟你一起回去。等你回乡之后,姻缘自然就上门了。”

当初单成回来之后,就对他说了张家的情况。

张员外有一子一女,其子已经娶妻,其女年方二八,正值婚嫁之龄。

看张员外的意思,是有意和他们家结亲的。

而且张家家风不错,傅玉衡正好也有这个意思。

不过,这事就不用告诉这傻小子了,省得他见了未来老丈人手足无措,闹出笑话让人看轻了他。

就这样,傅锁懵懵懂懂地回去了,直到惊喜砸到头上,他才反应过来。

把傅锁送回去之后,傅石头的苦难就来了。

“五哥,真要让我去国子监呀?”

傅石头苦着一张脸,对于上学这件事表现出了十足的抗拒。

虽然他也识字,但那都是傅玉衡读书之余,抽空教他的。至于正经的学堂,他是一天都没去念过。

主要是他小时候,家里没那么多余钱让所有孩子都去读书。

到后来傅玉衡弄出了火柴和豆油机,他们兄弟三个年岁也都大了,谁也没想着再把他们弄到学堂里去。

主要是乡下那个环境,十个有九个都是不识字的。家里大人也都觉得,他们能略识几个字,就比大部分人都强了,干嘛还要花那个钱呢?

可是,这一切到了京城之后,就全都变了。

入京之后,他们家接触的都是上流人士。

这些人家的孩子,无论男女,人均识字率达到九成以上。

就算是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家,姑娘们也都是熟读女四书,能写会算的。

于是,他们这三个没正经读过书的,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傅玉衡“呵呵”笑了两声,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我觉得就不用去了吧。我都多大的人了,还去什么学堂啊?”

他话音刚落,脑袋上就挨了一下。

“你个臭小子,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连氏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他甚至觉得,自己听见了亲娘磨牙的声音。

连氏眯着眼威胁道:“把你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傅石头:“……五哥,我想上学,我可太想上学了!”

——呜呜呜呜,娘好可怕,我敢说半个“不”吗?

连氏这才笑了起来,温柔地摸了摸自己刚才拍的地方,柔声道:“这才乖嘛。你好好去读书,等你从国子监回来了,娘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

国子监是寄宿制,每一个月才放两天假,准许家在京城的学生回家住。

傅玉衡笑道:“你担心的那都不是问题。国子监的学生,都是像你这般大的,还有年纪比你大的呢。

我也不指望你在那里学多少东西,之所以让你进去,就是让你多结交些人脉。这对你日后做官有好处。”

在古代社会,官场是一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地方。

若是不会做人,搞不好人际关系,就得有绝世无双的才能。

比如战国时的商鞅,秦国贵族集团把他恨得牙痒痒,但人家有大才,得国君赏识,硬是把古往今来最难干的变法给干成了。

虽然这位最后没得到什么好下场,但人家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完成了一项千古伟业,自然死而无憾。

不过,自太古开天辟地至今,如商鞅这般的大才,又有几个呢?

得了他这话,傅石头这才松了口气,欢欢喜喜地说:“五哥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交朋友的。”

“加油!”傅玉衡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

人在忙碌的时候,时间要么就会很快,要么就会很慢,这完全取决于人在忙什么。

如果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是想干就干,不想干随时可以撂开手的那种,自然是时光匆匆如流水;

如果是为了生活而奔波,今天不干明天的日子就没有着落的那种,说是度日如年都还嫌不够。

傅玉衡很幸运,他做的是前者。

所以,一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

《倩女幽魂》的热度逐渐降了下来,是时候推出新剧了。

正好,红杉等人经过一个月的排练,已经能完美演绎《黄九郎》了。

目前京城大剧院的高层,只有他们夫妻两个。所以做决策的时候,也不必找个正式的地方开会,两人在自己屋子里就商议了。

傅玉衡:“趁着热度还没降太多,正好给新剧做宣传。”

徒南薰点了点头,“那就让书局那边先印传单?”

“印。”傅玉衡道,“不但要印传单,还要多印一些宣传海报。

等海报印出来之后,每一个来买票看《倩女幽魂》的,都附赠一张新剧的海报。”

又听到一个新词,徒南薰虚心请教,“什么是海报?”

“就是……就是体现人物风格,或者凸显剧情的画卷。

因着是买票附赠的,也不用太大,差不多这么大就可以,用铜版纸印。”

傅玉衡说着,伸手比划了一个a3纸的大小。

他心里已经琢磨开了,虽然买一张票只给一张,但海报不能只印一种。

首先得有女主角表妹的单人海报,既要突出人物的美,也要突出她境遇的不幸。

还得有黄九郎与何子萧的单人海报,要面目英俊但神态却透出伪善,以供观众看完剧之后回去泄愤。

整部剧的意念海报也不能少,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如果喜欢这些海报的人比较多,等《黄九郎》大火之后,还可以印一批大的单独售卖。

不能做得多了,要限量出售,把大版海报弄成紧俏货。

傅玉衡把自己的想法一条一条地说出来,徒南薰干脆就拿起笔挨个记。

创意虽然都是傅玉衡出的,但真正把控执行进度的,却是徒南薰。

他们夫妻各有分工,搭档愉快,虽然都是抱着消遣的心思,但也不想把大剧院给弄砸了。

海报这种新东西果然就火了起来,甚至许多人为了凑齐一套《黄九郎》海报,再次抢票去看《倩女幽魂》。

还有许多人买票的时候询问,“为什么《倩女幽魂》没有海报?我家奶奶可喜欢聂小倩了,若是有一张她的就好了。”

收到观众反馈之后,傅玉衡立刻安排。

没过多久,天桥街就新开了一家晋江书局,里面除了卖些四书五经之外,还独家出售《倩女幽魂》大海报。

这一版海报不但比买票时送的大一倍,而且都是装裱过的,拿回家之后,就可以直接挂在墙上。

《倩女幽魂》粉疯狂了,意念海报、聂小倩单人、宁采臣单人还有燕赤霞单人的各五百张,三天之内被抢购一空。

得到消息晚的再来一问,却得知这批海报是绝版,以后不会再有相同的了,顿时扼腕不已。

不过书坊的伙计给他们了一个最新消息:东家有意出《倩女幽魂》精装版小说,全部用铜版纸印,每本书都带有六张精美插图。

“虽然那画和海报上的不一样,但必有一张聂小倩的,一张宁采臣的,一张燕赤霞的。就连黑山老妖与众女鬼的都有。”

原本要买海报的客人顿时就心动了,追问道:“那书什么时候出来?”

伙计早就得了吩咐,笑道:“书还在印呢,哪有那么快?不过……”

他左右看了看,低声道:“您若是有意,可以先付三分银子的定金,然后留下一个地址和贵姓。

等书出来之后,小的们自然派人送到贵府上。到时候再把尾款的七分付了就是了。”

也就是说,一部小说一钱银子。

有的人觉得贵,但更多的人却是不以为意。

毕竟,能花闲钱买一张海报的,肯定不介意花更多的闲钱去买一部小说。

短短数日之内,光是小说的订单就接到了一千多份。

等晚上算账的时候,夫妻二人乐开了花。

京城的有钱人,可真多呀!

“诶,对了。”徒南薰突然想起了远在山东的傅锁,“不如让九弟在吕城也开一家书坊,专门卖咱们自家出的小说。”

傅玉衡听了,顿时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由调侃道:“果然是当家主母,这个家里里外外,就没有一处是你想不到的。”

徒南薰嗔了他一眼,唇角的笑纹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既然想到了,那就去做。

她很快就让人喊来卫三宝,让他安排人手回山东一趟。

正事商量完了之后,夫妻二人便歪在榻上,说起了闲话。

“最近朝堂上可不大太平,前儿我进宫去看母妃,母妃让我们这段时间安分一些,没事尽量少到宫里去。”

这件事傅玉衡也有耳闻,是和林如海一起喝茶时,林如海顺口说的。

论起来,他知道的比徒南薰还更具体一些。

“是安南国那边的事。”

这件事说起来,真是让人又可笑又可叹。

三年前,安南国太师上奏,说是安南国皇室内乱,宗氏子弟相互攻伐,竟是相杀殆尽。

安南国一众大臣,都保举丞相李亨为新王,立前国王仅剩的女儿为正妃。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在朝中重臣的眼里,安南国不过是个边陲小国,朝代更替就像路边的野草一般频繁,根本不值得在意。

所以,这件事在朝堂上略一商议,天子派了一个使臣到安南国查探了一番。使臣回来禀报说情况属实,天子便下了明旨,立李亨为安南新主。

虽然傅玉衡不太明白,既然安南国前朝宗室全部死光了,朝廷为什么不干脆收回安南国土,改土归流?

但这些都不是他能操心的,四年前,他还在老家守孝呢。

朝中那些大臣们,虽然思想上有一定局限性,但论起权谋来,肯定都比他强,也用不着他来瞎操心。

原本这件事到了这里,就该告一段落了。

哪知道就在半个月前,有一个形似乞丐的人,找上了鸿胪寺,自称安南前朝太子闵源。

鸿胪寺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但那人手里有前些年朝廷赏赐的贡品,怀里还揣着御赐的安南国王宝印。

有这两样东西,鸿胪寺卿自然不敢怠慢,让他洗漱一番之后,就把人带到了天子面前。

更可怕的是,在这位闵源太子的口中,那李亨根本就是曹操王莽在世。

闵氏皇族就是被李亨给杀干净的。

闵源之所以能逃脱,是因身边死忠心腹穿上了他的衣服引火**,让人误以为他已葬身火海。

这下子,朝堂上可炸开了锅。

原来那位钦差立刻便被下了诏狱,一方酷刑之后,钦差招认,他是收受了李亨的钱财,这才为其遮掩美言。

天子气了个仰倒。

他自认虽比不上太-祖皇帝,但也是个有道明君。

万万没想到,他手底下的大臣,竟然敢把他当成傻子糊弄。

这样胆大包天的奸臣,难道只有这一个吗?

类似这一次的事情,难道只有这一件吗?

谁信谁傻。

天子不觉得自己是个傻子,当即便勒令有司清查,另外吩咐兵部准备,朝廷要征讨安南。

如今的朝堂上,是文官人心惶惶,武官摩拳擦掌。

只这半个月来,六部五寺不知道被替换了多少,菜市口的鲜血铺了一层又一层。

中央都如此了,地方上就更别说了。

在天子的雷霆震怒之下,征讨安南之事在朝堂上迅速全票通过,没有一个人敢跳反。

凡有司皆积极备战,各处的粮草征集也是出奇的顺利。

傅玉衡不禁感叹:天子这人可真不白杀呀!

“这就怪不得了。”徒南薰恍然道,“昨天郭嬷嬷来陪我说话,提起市面上桐油价格暴涨。

安南那边气候潮湿,朝廷若真要征讨,无论是将士们的兵器保养,还是做遮雨的油布,都少不了桐油。”

她碰了碰傅玉衡,“你说,咱们要不要也贩些桐油卖?”

傅玉衡看了她一眼,摆了摆手,“这种国难财,就别发了。”

他不禁想起了后世广泛应用的塑料布,还有防水透湿涂层。

这两样东西,他倒是大致知道怎么做。

但实验起来对环境的污染太严重,而且聚乙烯等材料太危险,一旦配制时掺杂了不该掺的东西,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这瓷器活,他还是别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