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类型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第152章 下山

第136章 皇商

作品: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作者:冬日迟 分类:其他类型 字数:93万 更新时间:2023-04-09 12:01

离开天子近臣之岗,外加不能上朝后,陈延久不见天子了。

不过太监总管看见他态度不减当年,陛下瞅他也并不生疏,陈延想,这个时代的人看时间,可能比自己看得要淡许多。

恭敬拜见后,成宇帝挥手,让他往上坐:“爱卿何须坐得那么远,来与朕手谈一局。”

陈延:……

痛苦的日子又要来临了。

在京做官这些年,陈延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问,都有许多长进,唯有下棋,还是那么破烂不堪。

不过,做翰林那会儿下得多了,他没长进,陛下却对他的水平有了些容忍。

毕竟,同他下棋,从不为棋,只为事。

哒——

“在户部如何?”

自己的年纪还没长上来,无须油滑,所以陈延走的还是之前的直接风:“除人多些外,和在农事司并无不同。”

“推学一事如今有所进展?”陛下问话慢条斯理。

陈延嗯了一声,“大约还需一两年的时间,才能有所变化,大抵能达到陛下先前要求的水准。”

成宇帝先聊了聊户部推学的事,很快,一盘棋就下完了,热身净手之后,成宇帝再度屏退了左右,从内书房拿了一本书过来,放在了陈延面前。

“陛下?”他询问天子。

天子微微扶额,“你看吧。”

翻开第一页之前,陈延觉得这是一本平平无奇的册子,但在看到第一页,那上面的名字,各种财务……入账、出账、余额,再翻翻,陈延甚至在上面看到了自己!陈延(黄金百两)。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记录天子赏赐臣子的账册。

他一路往下扫,发现陛下的赏赐开销还挺大,对自己喜欢的臣子是一点不吝啬。就是越往后翻,入账越少,余额越少,特别是今年,都有那么点入不敷出的意思了。

不过,陛下怎么会让他看这个?

他抬头以疑问的目光看向天子,天子轻咳了声,“清远可看出了什么?”

陈延把自己的发现说了一下。

“果真敏锐。”天子慨叹,“这的确是一本赏账,许久之前,它一直是盈余的,不过……这几年来,入账越来越少,如今已入不敷出,你可知为何?”

他都不知道这个入账是什么入的,怎么可能知道为什么越来越少!?

不过按一般常理来说,上位者不会问这种什么也没有的空问题,除非,这个问题和他有关。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这种事,怎么可能和他有关,他又不做生意——

等等,电光火石之间,陈延忽然想起来,自己进攻之前,叶大人忽然拉住自己,说起昨日陛下忽然问及秀秀之是,难道?

没有等到陈延回答,天子也不恼,只说起一个故事。

大名这些年来虽然相对太平(边境有冲突但不剧烈),却也并不富庶,北方旱灾、南方减产,加之前些年后宫奢靡,内宫支出不菲,所以成宇帝接手大名的时候,国库并不充盈。

光是维持国家运转,就已经很难了,可那时天子初临,他有太多人想赏,国库钱不够,便开了私库。

可私库毕竟有限,明面上的财富,全部收进了国库,所以后来,便有了皇商,面上是供给皇室用度的商人,实际上是给皇帝充盈私库的商人。

听到这里,陈延已经顿悟了,皇商金家!许久之前,秀秀提过的,被欢颜阁倒逼产业极限下跌的金家,原来它是陛下的产业?怪不得这一年上贡越来越差了。

虽然做生意做得好并没有错,但把顶头上司做破产了……

陈延即刻向天子行礼,“臣惶恐,不知那是陛下产业,臣妻臣姐……”

成宇帝面色严肃让陈延起身,“清远何以至此?朕知道,你家中之人都是规矩行商,规矩行商,何错有之?”

话虽如此,但陈延现在已经知道陛下此次召见他的主要原因了,也没有坐下。

天子亦不再遮掩,“朕常说,你是朕之肱骨,为人所不能之能。户部推学之事事难,你亦做得很好,如今,朕又有一事,想叫你办成、办好,你可愿为之?”

肯定是私库没了要充……

这档子事陈延是真不想接,可此时,在天子目光之中,他但凡有一丝不愿,都将为宠臣二字蒙上阴影——

所以陈延面色露着笑,自如应道:“臣愿!”

成宇帝点点头,“今年,皇商金家再行考核,已因经营不善被摘了牌子,明年三月之前,你且报一个牌子上来,作今后的皇商。”

他从不是把人的利益压缩到极点的帝王,为他办事,不过分,那肯定是大行方便之门,承各方之事、各方之势等闲人不敢侵扰。

不过,也得有本事,“一年贡白银三十万即可。”

听完陛下前后的意思之后,陈延发现自己之前会错意了,这并不是把秀秀做的欢颜阁直接上贡给天子当牛做马充私库,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更像是借陛下看中了自家的经商能力,愿意借势让他们做生意,每年交点利息。

他很快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个累赘,还是个机会!

可以光明正大的扩张,发展更多之前不能发展的种类,还能借此与陛下多谈多见,拉近关系,何乐而不为?

所以,没再多做思考,陈延就接旨了。

接旨后,养心殿的气氛很快又活跃了起来,天子像是和他距离拉得更近,好奇问他,秀秀这欢颜阁怎们弄出来的,说是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说起来,他还先给了金家便利,金家一个大支柱产业都没弄起来,只靠规模多挣了些银子。

提起治理国家、御下之道,天子自然是最棒的,但论起生意,他并不是个中好手。

于是,陈延把之前跟秀秀还有茵茵说过的‘财富集中论’跟陛下也说了一遍,即,想赚钱,得赚有钱人的钱,他们更舍得掏钱。

在整体社会不富裕的情况下,想赚大多数人的钱,那是很困难的。

他从头到尾,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令天子侧目,不由道:“若非清远为官亦不可替,为商贾,也能富可敌国啊。”

陈延忙道不敢不敢。

陛下抬手,笑道:“朕看清远你也爱行商,只不过事忙,无从下手,如今——”

他轻咳几声,悄悄暗示陈延从今天之后,可以多产出一些想法,找个人,联合如今就干的很好的人一起,好好赚起钱来。

天子输出了很大一通,陈延发现,他对于做生意、挣钱,好像很有兴趣也很有心得。

他似乎看见了天子新的一面。-

茵茵和秀秀肯定是不能瞒的。

带着任务回去,原以为两个人听了会觉得本来是老板,忽然多一个大老板会不自在,没曾想,二人一听是陛下,立刻激动了起来,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陈延想,自己还是小看了如今时代下的的皇权效应。

不过,支持归支持,姜家、陈家和叶家,都不可能走到台前去做皇商,所以,还得推一户人出来。

秀秀提议推叶府先前恩施放出去的家奴,陈延即刻否了,“顶皇商牌子的,不可是叶府家奴。”

不然等以后,生意越来越大,必然有人追根溯源,清流之家跟这些东西扯上关系不太好。

“不能推有连带关系的,那就得是平民、商户,最好有些经商手段,能有商有量最好不过……”可一时半会儿从哪里去找这样的人呢。秀秀也在思考。

陈延:“在京城内,是没有这样的人,但在那边,我们有一个绝佳的人选。”

他所指的方向便是江南,茵茵和秀秀眼神一亮,道:“你是说程掌柜?”

“是。”回来的路上陈延想了很久,这皇商之位,还有谁比程瑞更适合吗?

胸有抱负,饱读诗书,有经商手腕却又不是纯粹的商人,心思善、重情,三人搭在一起做生意,不会设坑也不会独揽功劳,将来事业做大了,独树一帜以后也不会对秀秀和茵茵的小产有什么想法。

茵茵抬手摸着下巴,“那时间紧,你要快些写信飞书程掌柜了,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来?”

信是要快寄的,但陈延相信,程瑞不会拒绝的。

他能看出来,他有一颗生生不息、望登青云之梯的心。

……

信寄出去后,做生意的事暂告一段落。

陈延还是在户部忙碌着,每日依旧会有很多人去他的小部那边看看,特别是在他见天子后,有一些排在第三轮的人偷摸着过来,问能不能这次年节休沐去陈延家里加课。

陈延自然不可能同意,那不就乱了套吗?再说了,好不容易忙了一年,过年他还是想休息会儿的。

他拒绝得干脆利落,手边的主事项平则偷摸地问他,自己能不能在年休的时候答应一些朋友的请教……他说得隐晦,大概就是有人想提前学。

陈延是不管这个的,大手一挥直接同意,只道:“不过你要好好教,会的才教,不会的不交。”

“属下知晓!”

尽管今年冬季户部的清账清得很是不同,但时间从不停滞,任何的精彩都会在日夜轮转中翻篇,在年底叶尚书的汇报结束后,冬雪阵阵,大名朝也正式进入了休朝期间。

彼时,因天气影响,陈延终于收到了来自江南好友的回信,果不其然,程瑞甚至没有考虑,直接就同意了成为皇商、同茵茵秀秀暂且搭股,帮天子吸银子之事。

不过立刻上京有些匆忙了,他表示自己会在年后,收拾江南的细软,乘船走水路上京城,并附言:不必为我准备宅子,早几年去参加你婚礼时,已在京城置办过。

陈延:所以,多情的人四处留情,多钱的人到处买房子。

至年前,因为天气寒冷,茵茵和秀秀那边温泉庄子生意很不错,她自己白日里也喜欢跑庄子,时常搂搂抱抱捏捏陈延之后就头也不回去奔银子了。

只要天一亮,就和昨夜判若两人。

好好一个年休,只能‘独守空闺’,陈延有些无聊,去找叶问,发现叶问有妻有子,日日教子教得快活,他过去活像个电灯泡。

无处可去,陈延听说今年农事司那边还保持着他过去冬日种青菜的旧例,就想着过去看看。

骑马到城郊,说来有些怅然,他曾在这里待过上千日夜,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很了解,但不过一年多没有来,立于这个皇庄边,立于这些村落旁,便感觉大有不同了。

过去的日子,果然已经——

“陈大人!”

惊喜的生意,挂着大笑容的面孔,冲散了突如其来的怅然。

陈延看着眼前的老汉儿,微思索了片刻,叫出了他的名字:“李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