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 263. 番外二 公主

第75章 将心比心

作品: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作者:花下千江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188万 更新时间:2023-04-26 13:02

虽说刷好感是个好事儿,但是郭宜也不可能让孩子天天去,一来这天气实在是太冷了,万一染了风寒挺麻烦,二来,天天刷的话,显得太功利了。

而且,南巡即将结束,贵妃钮祜禄氏派人传来的消息称皇上十八日抵达宫中,且专门写信让宜妃不用接驾,除了宜妃,还有一些有身孕的妃嫔也免了此次的接驾。

搁在现代看这不算什么,但是在这种封建王朝里面,此举也算是体贴了,郭宜并不会拿现代的标准来衡量古人的行为,现代还一夫一妻呢,是也,她对来传话的人非常诚恳地表示了自己的感恩。

康熙回宫,意味着胤祺小朋友的考校就来了,郭宜让他好好复习一下之前康熙南巡之前布置的功课,可别一问三不知的。

不过好在,胤祺是真的对这些感兴趣,不用天天押着背,自己就已经记得不少了,还有胤祐陪着他,更是事半功倍。

——

南巡的队伍在十八日申时初到了皇宫,贵妃领着一行人接驾。

今日天公不作美,天气阴沉沉的,虽然手中有暖炉,但是众位嫔妃也被冻得够呛,心中万分羡慕那些不用来接驾的人。

尤其听说这是皇上特意嘱咐的,更是吃味,只恨自己肚子不争气,没能怀上龙种。

好在康熙体贴人,等着众人行礼之后,便都让回去了。

趁着天色还早,康熙先去太皇太后出请安,说了一些沿途的见闻,还有运河情况。

太皇太后听得连连叫好,“皇帝的辛苦了。”

“都是孙儿应该的。”康熙说道,这次南巡他亦是即为满意的,虽说百姓日子也算不上富裕,但的确是可以度日。

“好了,时候也不早了,去给你皇额娘问个安,早点回去休息。”太皇太后听到自己想听的事情后,便开始“赶人”了。

“孙儿多谢老祖宗体贴。”康熙说道。

出了太皇太后的住处,康熙又去了皇太后宫中一趟,两人分别说了自个儿最近的经历趣闻,倒是比在太皇太后的宫中多了些温情,言语之中颇有几分家的温暖。

皇太后对政事一点兴趣都没有,重点关注了康熙的身体如何,康熙心中熨帖不已,又问了皇太后此次去五台山的情况,“皇额娘既然已经回来了,胤祺是还住在宜妃的宫中吗?”

想到皇太后是为什么去五台山的,康熙心中难免多了几分愧疚。

皇太后笑着说道:“哀家一回宫,宜妃就让胤祺回来住了两天,如今是胤祺想住在哪里就在哪里,他来陪哀家,要是晚了,就住在这边的,要是想宜妃了,就去宜妃那边住。”

如此甚好。

只不过康熙心中难免疑惑——自己不在的这段时间,皇额娘和宜妃之间发生了什么,如今相处起来竟然如此的亲昵,反倒是自己的担心显得多余了。

“哀家知道你在想说什么,哀家与宜妃的想法一致,只要胤祺好,就什么都好,如今除了胤祺,胤禟和胤祐也时常来陪陪哀家,哀家甚是喜欢。”皇太后说道,三个孩子偶尔来她宫中,热热闹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约莫是人老了,总爱看这种兄友弟恭和乐融融的场面,也喜欢这些充满活力的孩子。

康熙心中松了口气,一边是抚养自己长大的皇额娘,一边是自己宠爱的妃子,左右为难,而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偏向皇额娘,偶尔想起来也难安。

如今看来,这件事也算是解决了,就是不知道宜妃用了什么办法。

离开了皇太后的宫中,康熙朝着乾清宫而去,南巡的兴奋在回到宫中之后便消退了,此时也有些疲倦。

梁九功尽职尽责地问了一句,“皇上,今天要翻牌子吗?”

“不了。”康熙说道,忽然脚步顿了一下,对身后跟着的人说,“朕要去个地方,你们就别跟着了。”

奴才们行礼退下,这里面当然不包括梁九功。

梁九功好奇地问道:“皇上这要去哪里?”

“去宜妃宫中看看吧。”康熙说道,在南巡的时候,他就有些想念宜妃,赏风景的时候觉得她应该会喜欢这个景色,品尝美食时又觉得这个符合她的口味。

屡屡想起,屡屡可惜宜妃没有陪自己一起来。

宜妃正在宫中和胤祐一起玩着九连环,见堇姑姑同兰心进进出出的,便问了一嘴,“怎么了?”

“回娘娘的话,刚刚兰心发现您有块玉佩不见了,正在找着呢。”堇姑姑说道。

“玉佩?哪块?”郭宜问道,胤禟之前总喜欢扯她的压襟,有时候她便取下来给他玩,后面就由堇姑姑他们收起来,说不定是掉在哪里了。

“就是紫色木兰吊坠的那块。”堇姑姑说道,娘娘的压襟大多数同衣服相配,秋季转凉之后,她便没有再穿那身衣服,压襟也换了一批,以至于现在才发现。

郭宜很想说一个压襟没有什么的,她也不缺这块玉,但是这种桥段一般都是什么构陷阴谋的开端,为了避免潜藏的麻烦,最好还是找着,“再找找看吧,说不定是掉在哪里了。”

堇姑姑应了声,大部分的地方她们已经找过了,都没有看到,娘娘如此说了,定然是还要再找一遍的。

康熙来的时候没有惊动旁人,按照道理来说,今日他就算要去哪个嫔妃的宫中,也应该去的钮祜禄氏的宫中。

在佟皇贵妃不在的时候,可是她帮着打点宫中,处理宫务,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出现在翊坤宫。

郭宜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当她看到康熙之时,自己都惊到了,赶紧连连行礼,“臣妾参见皇上,皇上怎么这么晚过来了?”

“朕来看看你。”康熙赶紧上前一步扶着她,让她坐了回去,“朕看你这宫中之人四处走动,是在找什么东西吗?”

“是臣妾丢了个玉佩,让他们四处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得到。”郭宜说道,她决定老老实实地坦白,让康熙心中也有个数,“就是那块紫色木兰的,臣妾格外喜欢,要是丢了就可惜了。”

之前在丰泽园看过宜妃带过,康熙还有几分印象,见宜妃心疼的样子,“一块玉而已,你过两日便去朕的内库看看,再挑上一块就行。”

郭宜顺势答应了,“臣妾多谢皇上恩赐,这么晚,皇上可用过膳?”

康熙说道:“未曾,朕去探望了老祖宗和皇额娘,顺便就来你宫中一趟。”

“臣妾最近晚上容易饿,倒是备着些简餐,您要是不介意,便就在臣妾这里用膳吧。”郭宜说道,她不确定康熙会不会答应,毕竟皇上的饮食有一定的规制,她那简餐说起来也不算是很上得了台面。

康熙确实有几分饥饿,一想这个时候谴人再去御膳房恐怕还得要一段时间,便同意了。

堇姑姑赶紧让人去把小厨房备着的膳食呈了上来。

现今,除了一日三餐从御膳房领膳食,他们小厨房也备着一些吃食,防止宜妃随时饿了。

呈上来的膳食极为简单,一碗鸡汤下的银丝面,上面飘着一点点绿色的葱花,萝卜丝饼一份,蒸饺一份,还有一小碟的腌菜。

“怀孕也不见你胖一点。”康熙握着郭宜的手腕说道。

“太医来诊平安脉了,说臣妾这样就是极好了,若是再长些,胎儿太大了反倒是不好。”进补太多,容易胎大难产,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郭宜尽量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隐患。

已经是多个孩子汗阿玛的康熙岂会不知道这些?只是难免心疼而已,拉着宜妃的手在桌子旁坐下来。

此时屋中就剩下了两人温声细语地聊着天,颇有几分寻常夫妻的感觉。

堇姑姑在暖阁给梁九功也准备了一碗热乎乎的鸡汤,“梁公公不若也去暖阁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话是对梁九功说的,却是说给康熙听的。

果然康熙听到之后,便道:“现在用不着你伺候,你也下去吃点东西吧。”

“奴才多谢皇上、多谢宜妃娘娘。”梁九功连连谢恩。

暖阁中放着一个小火炉以供取暖,堇姑姑又端上来两个萝卜丝饼放在桌上,“一点普通的吃食,望公公不嫌弃。”

梁九功有什么可嫌弃的呢,且不说跟着皇上不能准时吃饭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皇上不也是喝着鸡汤,吃的萝卜丝饼,“有劳堇姑姑了。”

“奴婢去宜妃跟前伺候,先挡着,您垫垫肚子再来。”堇姑姑说完就退下去了。

梁九功一边细细喝着鸡汤,一边吃着饼,不得不说堇姑姑的确是个细致的人,要不是她准备的这些吃食,自己恐怕只能等到皇上歇下才有机会吃东西。

热乎乎地鸡汤流进胃里,驱散了四肢的寒冷,梁九功轻轻地舒了口气,这要是在德妃的宫中,他还真不敢喝这汤。

他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吃别人的嘴软,尤其这个人还是德妃,恐怕他只要一端起碗,德妃的人立马就要凑过来问东问西,心思叵测。

对比起来,宜妃宫中的人心思就纯净些,把东西送到之后就留他慢慢食用,堇姑姑还去宜妃跟前伺候着,万一皇上有什么事情,面前也有个能使唤的人,免得责备他懈怠。

康熙用过晚膳就离开了,他本身就是来探望一下,如此已经算是偏爱了,再留宿只会让大家议论宜妃如何行事,“梁九功,宜妃宫中的吃食味道可还好?”

梁九功琢磨着康熙这语气,不是责备,应该只是随口问问,“自然是极好的。”

“好在哪里?”康熙继续问道。

“人好这食物也好。”梁九功揣摩了一下回答道,直觉告诉他,康熙问的不是吃食,而是其他。

“人好食物好。”康熙重复了一遍梁九功的话,语气里面带了几分感慨。

两人独处之时,他问了宜妃为何皇额娘会改变态度,宜妃同他说了四个字——将心比心,好一个将心比心啊,他的宜妃如今有一颗赤子之心、玲珑之心,能让皇额娘放下了成见,如此真是好极了。

——

“娘娘,皇上去了翊坤宫又离开了。”说话的是贵妃钮祜禄氏身边的高姑姑。

“娘娘操持宫务如此劳累,皇上怎么一回来就去了宜妃的宫中?”琴儿露出愤愤之色,难免为自家主子鸣不平。

钮祜禄氏放下手中的书卷,难掩疲惫道:“皇上向来喜欢宜妃,这本来就是事实,况且宜妃如今还怀着身孕,去探望不是很正常的?”

“可是……”琴儿见主子还维护宜妃,免不了心疼,皇上如此做法,让主子的脸面往哪里搁?

“皇上不也没留宿吗?再说,皇上明儿肯定就会过来,你急什么?”钮祜禄氏说道,她很清楚皇上这个人,如果因他之故,坏了规矩,他肯定会弥补一二。

果然第二日,康熙就翻了她的牌子,且赏赐了不少的东西,说她操持宫务,甚为辛苦。

钮祜禄氏一边谢恩,一边说这是自己的本分。

康熙听了,甚为欣悦,言语之中越发的亲昵,多了几分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