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回初三之系统逼我当学霸 > 第 113 章 交换

第60章 受伤

作品:重回初三之系统逼我当学霸 作者:大王木木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55万 更新时间:2024-05-01 16:31

比赛刚一开始,附中就打出一波小高潮,开局取得8:0的领先,球员们的状态都很是高昂,看台上欢呼声更是此起彼伏。

省实验很快意识到问题,教练叫了暂停进行战术调整,换上了一个身材更加壮硕的大中锋,双方拼抢更加激烈,场上出现频繁的身体对抗,比分也在逐步缩小。

比赛刚进行到第12分钟,在武行一次跳起投篮时,对手上前防守,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的脚巧合地出现在武行的脚下。武行投完篮下落时,正好踩到了对手的脚,脚踝受力不均,整个脚部被用力向内弯折……

武行只听到从脚踝处发出“啪”的一声,随即疼痛传来,他立即倒地背部紧贴地面,双腿微曲腾空,第一时间保护自己。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倒地之后脚踝处的剧痛才逐渐一点点袭来,抬头看过去,右脚向内弯折,跟小腿呈现出一个不正常的夹角。他试图控制脚踝转动,却只感觉一阵撕裂的疼痛。

比赛暂停,场边队医很快上场检查,只见武行双手抱着右膝捂着脚踝,紧咬着牙,冷汗大珠大珠地往外冒。队医检查结果并不乐观,武行疑似脚踝脱臼,韧带撕裂,还不知道有没有骨折,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工作人员甚至抬了担架上场。

6班亲友全都站起来,紧张地向那边张望,然而场地中间很多人围着,看不清楚具体情形。楚棋落和另一个男生直接跨过看台围栏,跳到场地中央查看情况。

武行被抬到场地边等待救护车到来,队医和教练围着他安慰。

队医说:“咱们先到医院拍个核磁共振,看一下有没有骨折骨裂,快的话两个月就能恢复,应该不会影响你以后打球的。”

武行躺在担架上,原本高大的硬汉形象此时显得分外无助,声音都带上了哭腔,“我是不是不能去参加全国决赛了?”

教练拍拍他的肩膀,“明年还有机会。”

几人无声静默,虽然没有回答刚才的问题,但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全国联赛只有各省冠军才可以参加,在未来两个月全国巡回,直到决出最终的全国冠军。看武行目前的伤势至少要休息两个月,即便附中能拿到冠军,他也不可能去参加了。如果有骨折的话,要修养三四个月也有可能,甚至未来的球员生涯也可能蒙上阴影。

秦以安知道,武行的目标是拿到高中联赛的全国前8。只有这样他作为球队主力,才有资格参加T大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而T大校队,是CUBA联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每年都会向CBA输送大量人才。

场上的比赛继续进行,但氛围已完全不同。因为主力球员受伤离场,伤势看起来还颇为严重,附中队员士气大跌,在场上有些无精打采,拼抢的关键环节更是束手束脚,没过一会儿就被对手反超了比分,就连场边的啦啦队士气也同样低迷。

主教练很是着急,几次调整战术,拼命鼓舞士气,但是也难以挽救附中的颓势,最终76:88输掉了比赛。

中场休息过后,救护车就到达了现场,但是武行坚持要看完比赛才肯去医院。楚棋落和6班一个男生也跟去医院帮忙。

晚上检查结果出来,跟队医初步预测的类似,脚踝脱臼,一处出现轻微骨折,还伴有韧带撕裂,幸运的是没有不可逆的大伤,修养三个月基本可以恢复。

可是对运动员来说,三个月的修养期,意味着中断训练和比赛,之后他们可能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复建,重新寻找状态,伤病之后即使身体恢复,心理也难以恢复到往日水平的运动员比比皆是。

武行在颓然了一小段时间之后,重新振作了起来,又开始耍嘴皮子,“我有个很强的学弟打中锋的,明年也准备考附中,明年我们实力肯定更强,到时候打得他小实验再也不敢耍阴招。”

说这话时,武行的脚上还缠着厚厚的石膏,每天上学放学都需要同学搀扶一瘸一拐的来。秦以安再一次感到,竞技体育无比残酷,但在它生存规则下的这些人,全都无比坚韧。

*

高一的最后一次期末考试,秦以安维持了稳定的发挥,再次登顶全校第一。带来的隐藏好处是,只有期末考试会颁发奖学金,秦以安已经是第二次领到一等奖学金了,感觉很开心。

表彰大会颁奖之后,学校再次请来一位校友大咖演讲,虽然大多同学并不认识,但听介绍很厉害的样子。这位叫焦迎蕾的学姐,分别在5所不同的大学就读过,拿到了三个硕士学位和两个博士学位,并且全都在不同的领域,简直不可思议。

“你是不是对很多不同的事情都感兴趣,好奇心驱使你全都想去接触研究?你是不是思索很久,还是无法从各种爱好里只选出一个当终身事业?你是不是也很焦虑,自己喜欢的东西太过分散,但是并没有哪个领域是特别突出的?当大家都说要找到你最喜欢的事业,并为之奋斗终生时,你是不是感到很迷茫?”

焦迎蕾一开头就抛出了一长串问题,掷地有声,而这些问题直戳秦以安的内心深处,很想大声呼和,“是的是的,就是这样!”

“如果以上问题,你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我要恭喜你,咱们都是一群被称为‘多重潜力者’的特殊人群。”

焦迎蕾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中学时痴迷音乐,组建乐队,发过自己的专辑,但放弃了考专业音乐学院;高考时想学建筑,为了考全国全三的建筑系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后来感兴趣的领域扩及到物理、到天文、到传播学、到心理学……在很多不同领域内学习,让她可以将不同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去创造一些全新的机会。

她最后说:“拥有多种兴趣和多种创造性的追求,不应该成为一种你要摆脱或者说克服的东西,反而你应该将之作为一种天赋,去想办法发挥放大这种优势。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的人固然是可敬的,但是作为一个‘多重潜力者’,世界同样需要我们。”①

学姐的演讲内容给了秦以安很大的震撼,解开了长久以来她内心的疑惑,她真的是完美符合学姐说的这样一群人,永远对一切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不愿意为了某个领域放弃掉整片森林。

秦以安也发现,学姐之所以如此成功,并不只是因为“兴趣”,更是因为她超强的学习能力和说干就干的实战能力,从来不惧怕新的开始,勇于拥抱挑战,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全力投入,发挥自己所有的激情和动力。

因此,她并不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三分钟热度”,而是将每一个“三分钟”发挥到极致,在每一个领域都拥有不低的成就,这才是她今天能站在这个讲台上的原因。

秦以安感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也正是这种精神,在未来的竞争中,单一领域的极致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突出重围,而恰恰是在多领域全面开花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新的挑战。

*

正式放假之前,老班请了摄影师来给高一6班的同学拍摄合影,相当于这个至此解体的6班的毕业照吧。

就这样6班的小伙伴在操场上一一告别,准备奔向新的征程。很多同学给老班送了小礼物,秦以安也送了,是两本书——

一本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的短篇小说集,她着重想送的是其中一篇名为《乡村教师》的短片小说,讲述一位身居僻壤山村的教师在自知身患绝症时日无多之时,心系村里4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秉承从恩师那里继承的承诺与信念,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坚持教学。很快这4个学生被选中成为碳基联邦文明等级测试的询问样本,他的这一点坚持成为了拯救人类文明的火种。

另一本是秦以安童年时期的科普读物之一,名为《数理化通俗演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发展史上的很多大事件,也是秦以安最早的科学启蒙,启迪了她去尊重和热爱科学,也希望把这份热爱传递给老班未来的学生们。

她在《乡村教师》的那一页夹了一封信写到:“我很喜欢人们把老师称为园丁,当园丁养育了满园芬芳的时候,于他自己而言也是人生经历中最大的收获和快乐。所以老师是个自我满足感很高的职业,希望您也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收获满园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