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 174. 番外:后来 无责任番外

117. 全息:二凤身穿马嵬坡3 李世民:坏了……

作品:给秦皇汉武直播长寿秘诀 作者:无字惊鸿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148万 更新时间:2023-08-09 16:21

太宗显灵这个爆炸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长安城。

一开始大家都是不信的,然后李世民在老臣们的安排下登上了城楼。原本立在别处的太宗塑像也被挪了过来,这一对比啊——

百姓们:!!!

“真的是太宗陛下!”

塑像是大家时常能看见的,有没有被人修改过面貌一眼便知。哪怕不看塑像的时候描述不上来它到底长啥样,但放在眼前却不至于认不出来。

李世民这活脱脱就是太宗本宗,尤其是还有老臣出来背书,信誓旦旦说身上的伤疤都对上了。

李世民:你这语气和失散多年的儿子被找了回来,然后身上的胎记对上了简直一模一样。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李世民就是觉得自己好像突然矮了一辈。

幸好没过多久这群老臣就开始拿他当祖宗供着了,好悬保住了自己的辈分。

有了太宗显灵的大消息在,其他一切仿佛都不再是问题。不少还在犹豫要不要逃去外地的百姓都不犹豫了,老老实实在城内待了下来。

这个时候还没跑的,本就是顾虑重重,没太多想跑的心思。所以但凡给他们个留下的理由,迟疑都不带一点的就会接受。

不少百姓开始主动给太宗立神位供奉。

他们一边祈祷这个真的是太宗本人,而不是朝廷为了安定人心推出来的冒牌货。一边又祈祷太宗能够保住长安城,等保下之后也别走,免得他们落回不靠谱的老皇帝手里。

李世民:压力山大.jpg

李世民有一种被架上去了的感觉,接下来要是他表现得不够好,恐怕会翻车翻得很惨。好在他本人抗压能力极佳,这些信赖只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百姓们看到太宗陛下每天都会上城楼巡查,而且脸上没有任何担忧之色,心里就很安定。

李世民当然不是去巡查的。

守城士兵很负责,完全用不着巡查。但他依然每天抽出一段时间上去走一圈,纯粹就是为了安抚人心。

效果非常显著,百姓的情绪一天比一天高涨。

这一日,在马嵬坡停了小半旬的出逃部队灰溜溜回长安城。

他们回来的时候很不凑巧地撞上了西北边过来报信的队伍。

两边一碰面,都很懵逼。

传讯队伍看了一眼晃晃悠悠进城的贵人车架,满头雾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往长安城外逃,这怎么还有主动回城的贵人?

不对,长安城现在怎么没有百姓外逃了?

传讯队伍一头雾水,但这会儿也不好停下来询问,他们还有要事在身。和出逃部队擦肩而过之后,就走特殊通道先进城去了。

李世民正在勤政楼处理政务。

其实早在李隆基逃跑的前一天——对,就是他大言不惭说要御驾亲征的那天——老老实实过来上朝的文武百官就没几个了。

也不知道李隆基是不是正因为看到朝会上没人来,不用当着一群臣子的面说谎,心里没负担才说得出御驾亲征的谎话。

李世民后来打听到这段的时候就问了,为什么那天没人上朝。

老臣给出的答复是:

“有一些胆小的官员提前跑了,还有一些在衙门里忙活,抽不开身。”

李隆基晚年在战事方面的决策是真的不行,各种昏了头的骚操作频出。一开始大家还乐意陪他上朝敷衍一下,听听这位圣上有什么高见,后来就懒得听了。

有这个功夫开没有任何用处的朝会,还不如抓紧时间在衙门里办公。

老臣心里其实想的是,只要我不上朝,那就不用听皇帝发表弱智政令。

反正长安城都要被敌军包围了,这个时候还坚持什么圣令必须遵守啊?要是皇帝再下奇葩政令,他就给提前截住,烧了诏书假装没这回事。

结果李隆基倒好,一看到这架势就来劲了。

李隆基:天助我也!

他寻常不上朝的时候,要是不主动召见大臣,别人都见不着他。现在上了朝也见不着大臣,他正好可以彻底不开朝会了。

然后直接跑路,保管三天都没人会发现皇帝失踪的事情。

李世民:6

朝臣确实是三天后发现的这件事,然后就直接炸了锅。难得齐聚一堂把老皇帝骂了个狗血淋头,就有了后来老臣结伴去哭太宗的事情。

如今太宗既然归来,朝会自当重新开启。

毕竟太宗是个很靠谱的太宗,不像李隆基那样上朝也只会添乱。

这几日李世民已经派了小股部队去骚扰安禄山的大军,稍稍拖延了一番他们前进的速度。

也是因此,才让传讯队伍和逃跑队伍有机会进来。不然刚靠近长安地界就能看到被包围的城池,只能远远看着叹气了。

此时听闻西北有重要的消息传来。

李世民一愣:

“莫非叛军里有哪一支绕去西北了?”

这安禄山好生狡猾!居然想从东方和西北两面夹击长安城!

传讯兵本来还在发愣怎么皇位上坐的人是一名陌生男子,闻言赶紧回神。

“不是不是!是太子殿下在西北自行登基了!他已遥奉生父为太上皇!”

李世民:???

草啊。

本来以为干掉了一个老皇帝,又骗到了太宗的身份,自己这个皇位就能坐稳了。

毕竟他都打听过了,太子当时不在李隆基身边,而是自己待在灵武(宁夏)。那他肯定一时半会儿没法知道老皇帝死了,中间这段空子不就给他李世民钻了吗?

结果太子操作也挺骚的,根本不管老爹还活着,直接登基称帝了,强行把老皇帝变成了太上皇。

李世民:居然跟朕抢皇位,这个不能忍!

李世民于是问道:

“太子是什么时候称帝的?”

该不会这个太子真的耳目那么灵便,已经知道李隆基死了吧?

传讯兵:“七月十三!”

七月十二李隆基悄悄跑路,他七月十三就登基。早不登晚不登,肯定是已经得到了消息。

李世民觉得不应当啊:

“那他怎么还不知道朕的事情?”

既然太子耳目这么灵便,应该早就知道长安出了个太宗才对。

眼线:因为老皇帝跑了之后我们就跟着撤走了。

眼线们觉得长安没救了,留在这里就是等死。所以一部分去西北报信,一部分追随李隆基去了马嵬坡。

等到他们意识到不对劲想回长安城打探消息的时候,太宗这位大杀器已经站稳脚跟。长安城被上下齐心的朝堂整治得铁桶一片,不像之前那么好往外传消息了。

在确定百姓们不打算逃跑以后,长安就进入了戒严状态。如今进来容易出去难,在城中贼眉鼠眼乱跑都会被捉去审问。

一时间趁乱搞小偷小摸的人都销声匿迹了。

百姓们:一定是下凡的太宗学得了神仙术法,施法把小毛贼都抓起来了!

毛贼:不,我们只是暂时蛰伏躲了起来。

百姓们:不听不听。

和西北那边的人比起来,马嵬坡那块的队伍反而消息更灵通一点。

皇帝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被杀了,太子的眼线着急去给主子报信也跑了,但是护送的军队跑不了。

皇帝、宰相、贵妃,身份最高的全没了。

大写的懵逼。

刚开始的两三天,将士们意识到了大祸临头。甭管皇帝是被谁杀的,他在他们的看护下死了,那就是重罪。

更何况他们之前还杀了宰相,有前科,很容易被怀疑就是他们一怒之下把皇帝也连着宰了。

领头的将士决定先揪出刺客,有了罪魁祸首才能减轻一点刑罚。

而且接下来是继续去蜀中,还是去西北找太子,他们也没个头绪。

结果找了三天毛都没找到,反而在第三天听到了太宗显灵的消息。

消息是逃难路过的百姓说的。

这群百姓也是道听途说的,所以不是特别相信这事,只当成谈资随口聊起。可他们不当回事,却是马嵬坡大部队最后的希望。

与其跑去西北找太子,等着太子处置他们这群害他生父性命的将士,不如去投奔那个不知真假的太宗。

如果是真的太宗,太宗这么好的人一定会从轻发落他们的。如果是假的太宗,就更不会重重责罚了,毕竟他们帮他解决了一个皇位上的拦路虎。

于是这群人花了两天时间又灰头土脸地回来了。

由于队伍人数太多,进城耽误了一点时间。等到李世民和传讯兵这边聊完,这波人才赶到皇宫。

看到将领们跪地认罪,李世民有点心虚。

那个什么,人是他杀的。

但他不能承认是他杀的人,否则万一他装太宗翻车,他会寄得更惨。

所以李世民只是叹了口气:

“朕下凡时于仙界通道耽误了两日功夫,不成想竟发生了这么多变故。可惜如今朕已至凡间,碍于天规所限无法动用法力,否则应当第一时间便能知晓这些事情。”

顺口圆上了他神仙下凡人设里的漏洞。

不愧是他,真是机智。

幸好他搞死了李隆基,不然现在的局面就是三皇并立,想想就乱的很。

大家到底听谁的还得先打一架再决定。

现在嘛,区区刚登基的太子怎么比得过太宗?太子又不是他爹李隆基,哪怕晚年昏聩了,早年也是一代明君,还有那么点威望在。

李世民很快把西北边的太子抛之脑后。

李世民吩咐道:

“先皇的尸体带回来了吗?现在情况紧急无法为他送去皇陵下葬,这样,先找个地方停灵,等战事过去再说。”

李隆基的陵墓正好在长安和潼关之间的区域,现在肯定不能过去,太危险了。只能委屈一下李隆基,先停灵到长安保卫战结束吧。

将领答道:

“带是带回来了,只是天气炎热……”

现在可是七月份,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他们出逃匆忙,又没带给尸体防腐降温的东西,所以李隆基大概已经臭了。

李世民:……噗!

忍了又忍才没有问他“那你们用咸鱼掩盖尸臭了吗”。

咳,要维持住下凡太宗的形象,不能崩。

李世民摆摆手,让宫侍们下去安排先帝停灵的事情。至于这些守卫不利的将士,念在大战在即的份上,也没有重罚。

“过几日守城战你们还得参加,所以刑罚先记下,等事后在进行处置。”

将领一听惊喜万分。

这就是可以在守城战时戴罪立功的意思了。

而且有了功劳,到时候刑罚还会更轻。

将领高高兴兴地下去了,徒留传讯兵被太宗显灵的消息冲击得回不过神来。

大部分人都对太宗塑像的容貌印象不是特别深刻,要不然李世民也不至于一路溜达到皇宫都没被人认出来。

传讯兵现在就是怀疑人生,很想把塑像再拖过来对比一下。单看两者,他真的没法确定相似度有多高。

但他拖不动塑像,也不敢这么做。

李世民见他还在,便让他干脆再回一趟西北,给太子传个消息。

他的存在肯定不能瞒着太子,他也想早点把太宗显灵的事情传播到大江南北。

——要赶在太子称帝的消息传出来之前。

等大家都接受了他李世民,那个什么太子自然就无人在意了。

传讯兵本来是奉命来通知留守城中的老臣们,你们以后要换个皇帝效忠了。结果老臣们不仅没有换效忠对象的意思,还大有带着太子一起效忠这位太宗的想法。

传讯兵感到了头秃。

等他回到西北,也不知道会面对什么情况。

太子应该不会甘心接受这种局面吧?他都当了那么多年太子了,好不容易才登基的。

李世民没管他的纠结,继续处理政务。

传讯兵离开没过两天,叛军终于攻过来了。李世民摩拳擦掌等了他们许久,可算能亲自上战场松松筋骨了。

要不是还得留守长安城,他之前就带兵冲出去截杀叛军了。

历史上因为皇帝出逃,人心涣散,长安城几乎没怎么抵抗就陷落了。如今换成李世民亲自带兵守城,情况好上了不少。

虽然敌人足足有十数万,但李世民以少胜多的仗打得还少吗?

作为都城的长安城墙坚固,易守难攻。人心在我,又有离得近的军队听闻太宗显灵的消息赶来助阵,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

安禄山大军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情况不妙。

他们原以为潼关天险都拿下了,没有了屏障的长安城攻占起来岂不是更加容易?

没想到出了个作弊的。

李世民这家伙扮演起唐太宗来那是一点都没留手,为了保险起见,能用上的手段他全用上了。

守城时让乐人在附近演奏《秦王破阵乐》,给大家打一波鸡血。反攻时带着大家高声唱太宗写的《威凤赋》,鼓舞士气。

唐太宗所有能蹭的热度他全蹭了。

李世民:唐太宗本人看到了都要夸我真会压榨他的剩余价值,嘻嘻嘻。

原本大唐将士听个《秦王破阵乐》就够打鸡血的了,现在还有真太宗在旁边跟他们一起唱歌、一起并肩作战。

将士们:啊啊啊!杀!保护太宗陛下!

原本还有人对李世民的身份表示怀疑,几天下来真是心服口服,所有人都信了这就是太宗。

于是大唐士兵一天比一天热血,一天比一天能打。

反叛军:???

反叛军百思不得其解,守城战不是应该越打越颓靡吗?这群人被大军困在城里,就一点都不担心粮草耗尽?

大唐将士:呸!就你们这些家伙,都不够太宗打的,还想耗到我军粮草用光?做什么美梦呢!

大家坚信很快就能打退敌军了。

这个坚信在他们越打越嗨,导致敌军节节败退之后,更加地坚定起来。

果然跟着太宗不会输!

反叛军打不破这个可怕的良性循环,除非他们能精准搞死核心人物李世民。

然而李世民穿着铠甲身先士卒,混在将士们里头看着就像个能打的普通小将。在反叛军看来,他除了超级能打之外没什么特别的。

这样一个小将,敌人当然不会费尽心思弄死他。连派几个将领过去都被他一枪给刺死了之后,敌方就决定暂避锋芒,不和这人对上了。

这个错误的选择导致他们一直找不到军队的主心骨,哪怕成功诛杀了统帅也没让军队乱起来。

反叛军:过分了啊!

不是统帅的功劳,那他们到底为什么这么凶啊?

要不想法子砍了军旗试试?

行军打仗时军旗十分重要,毕竟那么多人呢,光听将领大喊也不现实。但是抬头看军旗,再根据旗帜的挥舞来判断下一步是进攻还是撤退,这就比较方便了。

古代很多战争打到一半某一方溃败都是因为军旗被砍了,士兵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又担心是不是将领被杀,自己没了主心骨,于是才四散奔逃。

长安守卫战时的大唐军旗可没那么好砍,有些军旗干脆就在城楼上挥舞呢,敌军又上不去。

但再难也得试试。

反叛军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拔了几个靠前的旗子,准备等着这一片的士兵溃散。

结果士兵看都不看,依然往前冲杀。

反叛军:不是,你们这群人能不能讲讲道理啊?

旗子都没了,你还冲杀什么!

周围士兵:傻缺,太宗就在前头奋勇杀敌呢,看不到旗子还看不到太宗吗?

是的,倒霉的反叛军极其不幸地砍掉了李世民这一块的军旗。

士兵们一看太宗还在,那有什么好怕的?没军旗就没军旗,继续跟着太宗冲鸭!

反叛军在军阵被打崩之前,心态先崩了。

打仗就讲究个气势,没气势的一方人数再多也得溃逃。反叛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最终心灰意冷被打出了长安地界。

李世民立刻抓准机会大肆宣传:

“天命在我!天佑大唐!”

军民们高兴疯了:

“我们赢了!天佑大唐!!!”

长安城这边和叛军打得有来有回,不像历史上那么快就沦陷了。所以就给了远一些的军队充足的赶路时间,等到反叛军一撤,正好这些军队也抵达长安城和他们汇合。

李世民:我去,朕就是随口说说,结果好运真的站在朕这边。

李世民当机立断:

“集结军队,追击叛军!把叛军赶出关中!抢回潼关!”

叛军已经是丧家之犬,有这么多军队前来支援,正好可以一口气追过去,抢回失地。

只要潼关到手,长安城便再没有破城的危机,之后就能一步步收回其他失地了。

虽然潼关不好打,但李世民充满信心。

《秦王破阵乐》真好用,继续继续。长安这点人手靠着它就能打退大军,剩下这么多半路加入的依葫芦画瓢打一波鸡血,拿下潼关肯定不成问题。

李世民带兵跑了。

已经不是太子而是皇帝的李亨好不容易等长安城的战乱平息,可以进城去拜见那位太宗,试探对方真假了。

进城一问,靠,那家伙追击叛军去了!

李亨:这人不会是知道朕来了,怕露馅先跑了吧?

老臣看出了李亨的怀疑,很不高兴:

“太子殿下,不得对太宗陛下无礼!”

李亨:“……朕已经登基了。”

老臣:“太子殿下,您怎能越过皇父直接登基呢?先皇已经驾崩,此事先不论了,但您得等太宗回来再商议是否举办登基大典。”

嘴上说的是商议“要不要办登基大典”,但李亨觉得这群人分明想说的是“要不要承认你的皇帝身份”。

李亨:…………

李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原本以为那个太宗是老臣们为了安抚人心故意捧出来的假货,结果现在看老臣自己是真情实感地信了,显然人不是他们安排的。

那么就只有两种可能,那人是真的太宗,或者那人来头不小演得特别像。

李亨明智地选择了顺从老臣:

“那孤便静等太宗回京吧。”

哪怕对方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是本尊,他就不会公然唱反调。毕竟被骗子骗了只是丢人,冲撞祖宗他的前途就彻底完了。

李亨左等右等,足足等了两个月,终于等回了李世民。

跟着他一起回来的还有潼关收复的消息。

李亨:!!!

潼关都能打回来,这也太厉害了。

李亨意识到,从此以后别管这人到底什么来头,他的太宗身份已经坐实了。不是太宗下凡也得是太宗转世,谁也无法质疑他。

于是见到李世民的时候,李亨机智地主动表示他已经卸下帝位,当回了太子。如果太宗认为他不堪大用的话,也可以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李世民:你这么上道弄得朕很难做啊。

人家都以退为进说可以废了他了,李世民就没办法真的废了他。

好在这太子看着比他还大,估计是熬不过他的。等太子死的时候,他估计还活蹦乱跳,到时候立谁当继承人还不是他说了算?

因为老爹李隆基太能活,已经生生被拖到了四十五的李亨:……

看一眼李世民。

李世民从贞观四年过来,现在才三十岁。

历史上李世民还有至少二十年的阳寿,李亨只剩下六年了呢。

打发走了比自己还大的太子,李世民回去复盘这几个月的经历了。

他提笔开始梳理如今的情况。

第一,自己不知道为什么拥有和唐太宗一样厉害的文治和打仗能力。这不是巧合能说得通的,必定是经过了他反贼爹的精心谋划。

但是他爹不可能恰好生个儿子就完美契合唐太宗的情况,所以他很可能不是他爹亲生的。

不知道那个反贼势力有多大,竟然能收集一堆婴儿从小进行培养,从中挑了最像太宗的他出来。

既然爹不是亲爹,那他就不用太在意了。

到时候看情况决定怎么处理。

如果反贼势力给他帮忙,就先留着。要是威胁他的统治或者胁迫他,那就想法子弄掉。

第二,既然自己是被培养成太宗替身的,那反贼势力应该考虑过怎么把他送到李唐皇室面前去。

像他这么好用的棋子,应该、大概、可能、也许……不会被派去刺杀狗皇帝?

毕竟万一翻车了就前功尽弃,远不如直接送他去装太宗、不搞那些节外生枝要稳妥。

所以——

当初他出现在马嵬坡,可能不是去刺杀皇帝的,而是去和皇帝相认的。佐证就是他身上没带任何凶器,哪有刺杀不带凶器的?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

李世民:…………

对不起啊老皇帝,当时下手太快了,没想到原来是一场误会。

咳,幸好结局是好的。

他没有坏了反贼的大计,最终还是顺利当上了太宗。而且阴差阳错提前解决了一个皇位竞争者,避免了三皇并立的情况出现。

虽然这么看来李隆基死得有点冤,但死都死了也没办法复活,大不了他早点给人安葬,就当赔礼道歉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突然一拍大腿。

对啊!李隆基的尸身还在灵堂里停着呢!

也不知道李亨这个太子给他爹安排下葬了没有,要是没有的话,岂不是已经停了好几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