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 第 286 章 展望未来·日常二三事(四)

第12章 第12章

作品: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 作者:木兰竹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173万 更新时间:2023-08-05 20:45

李善长其人,以前是个小吏,没跟过有名的先生,祖上也不是诗书传家。

朱元璋还在郭子兴麾下受夹板气,红巾军在外名声还是匪徒的时候,李善长独身叩开军营大门,专门指着朱元璋投靠。他有这个胆色,身手当然也不差。

朱元璋开局势力很弱,还没有个根据地。李善长总是跟着朱元璋东奔西跑,替朱元璋运粮,偶尔人手不够的时候,他自己也得搭把手。

朱元璋起初打仗的时候,都是集中自己麾下那为数不多的兵力全员出击。李善长偶尔留守时,还要带着寥寥无几的兵力打守城战。

当后期朱元璋人手渐渐充裕,每一场战役开打前,都有一大堆谋士充当智囊团,李善长的能耐就显得没那么突出,大部分时候留守大本营了。

但从朱元璋开始当老大,到大明建国,人手也没充裕几年。

被朱元璋这样压榨的李善长,看上去衣袂飘飘弱不禁风,脱掉了广袖长衫,那一身的腱子肉估计不比武将差多少。

现在能进入朱元璋核心领导层的文人就李善长一个,其他都是武将,大多还是和朱元璋一个县、一个村、一条街上出来的大字不识的穷兄弟。

要和这群人和谐友好的交流,李善长早就练就了遇事不决先物理说服,再口头说服的本事。

常遇春至正十五年,即陈标出生那年才投靠朱元璋。那时候李善长的脾气已经好了许多。他也没有机会和李善长共事。

所以,他第一次被李先生爆捶。

跟着李善长一同过来的几个武将一边帮李善长捡书,一边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哎哟,好久没看见李先生揍人了。”

“李先生的力气还是那么大。”

“那是自然,当时俺跟着李先生守城的时候,李先生能一只手扛一个沙土麻袋。”

“听说李先生能和大帅对打不落败?”

“那肯定是谣言。李先生只是力气大了些,动作都是花架子,认真打打不过咱们。”

“啊?难道你还要和李先生认真打?不是站好被李先生打吗?”

陈标手动缓缓把下巴合上。

原、原来李先生这么厉害吗?

李善长把常遇春扣地上,并骑在常遇春身上给了他两拳后,才放下衣袖整理了一下衣袍站起来。

“刚回来就惹是生非,大帅还说让你回来修整一两个月,给你一个立大功的机会,让你单独领军去攻打衢州。就你这性子!能担此重任?!”揍完之后,李善长才开始讲口头上的道理,“标儿,过来,别害怕。”

陈标挪动到李善长身边,抓住李善长暴揍常遇春的手。

不害怕,不害怕,我一点都不害怕。

常遇春灰头土脸从地上爬起来,不断揉着脑袋在地面上撞出来的大包,对李善长点头哈腰道歉。

虽然他连发生了什么事都不清楚,先道歉就对了。

这可是李善长李先生。

现在朱元璋声势逐渐浩大,虽然有名气的文人仍旧对朱元璋挑挑拣拣,但投靠朱元璋的人也不少。所有投靠朱元璋的人,都是由李善长先考察其品行能耐,再推荐给朱元璋。

就算常遇春已经是朱元璋麾下“大将军”,对上李善长也怂得很。毕竟他在至正十五年才投靠朱元璋。

“标儿,发生了什么事?李叔帮你做主。”李善长摸了摸陈标的脑袋。

常遇春有苦难言。李先生你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先揍我?!

武将们纷纷笑着走过来。

“标儿,几个月不见,又大了一圈。”

“虎头虎脑,看着就聪明。嘿,趁着陈老大不在,咱们把陈老大存着的坛子肉全吃光。”

“你想被老大揍,尽管试试。”

“唉,那个鼻青脸肿的不是文正吗?标儿,你就让文正带你出门玩?他身手那么拉,保护不了你。下次来找叔叔我。”

“找你个屁,你身手也不咋样。”

跟在李善长身后处理军务的武将,显然都是住和陈标同一条街的“淮西将”,即朱元璋当时被郭子兴夺了兵权后,跑老家招揽来的穷兄弟们。

他们虽然没和“陈国瑞”亲近到像汤和、徐达一样有事没事就去陈家蹭吃蹭喝的地步,但和陈标往来也不少。

陈标依次和叔叔伯伯们打招呼后,用短句子装嫩,条理清楚地将今日“我和哥哥们见义勇为,打了小的来了老的”这件事一五一十说出来。

李善长挤开一众淮西将领,把陈标抱起来揉揉。

哎哟,我的心肝神仙童子标儿少爷啊,又聪明又乖巧又善良,可招人疼。

李善长抱着陈标,对常遇春骂道:“你脸呢!”

常遇春:“……我只是路过,真的只是路过,没有帮小玉出头的意思。”

想想也知道,能和蓝玉打架的肯定也是大帅麾下小将,他吃多了撑着才会插手。陈家少爷陈标让你来的,管事的会预支你三个月的工钱,你拿去给你的父亲买药。”

小娘子先惊讶地瞪圆眼睛,然后眼泪夺眶而出。

她赶紧擦干眼泪,再次向陈标嗑了几个头。

小娘子那被蓝玉踢了好几脚的老父亲也挣扎着爬过来,向陈标磕头。

陈标赶紧想扶起那位老人,扶……扶不动。

小娘子破涕而笑,扶起自己父亲。父女俩向陈标告别后,头也不回地向城东走去。

李善长在父女二人走后,才道:“他们本来是在这里卖艺的?”

陈标点头:“都穷得活不下去了,还想护着自己仅剩不多的尊严。这种人在富贵人家眼中一定很可笑,但叔叔伯伯们肯定能理解。”

郑玉春笑道:“当然,咱们都是苦过的人。标儿,大……陈大哥把你教得真好。”

陈标当着他一众叔叔伯伯的面,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他教我个屁。

淮西将领看懂了陈标白眼中对他们大帅的腹诽,纷纷哈哈大笑。

常遇春低头看着自己手中的银子,居然觉得有些烫手。

他出来当盗匪前,也是在地里刨食的老农,谁没有苦过呢?

陈标看着常遇春尴尬的模样,想起这个人在朱大帅军中的地位。为了不给老爹树敌,他走到常遇春身边,拉了拉常遇春的衣衫下摆。

“常……常将军,银子银子。”常遇春没愣过神,陈标无奈踮起脚尖,小肉手抓住常遇春紧紧握住的银锭,“找大夫的费用和预支的三个月工钱,从常将军的银子出,常将军就不愧疚了。”

常遇春还没愣过神。

李善长皱着眉干咳了一声:“常遇春,你银子攥这么紧干什么?松手!”

常遇春赶紧松手。

陈标无语地看了常遇春一眼,把银锭揣进怀里。

这位现在已经很出名的常胜将军常十万,怎么看上去憨憨的?给你台阶,还要李叔提醒你,你才知道下。

陈标摸了摸怀里的银锭,补充道:“我会和爹娘说,让他们把每一笔支出都记好账,给常将军送来。陈家绝对不会贪常将军的银子。”

李善长和周围知情的淮西将领脸上,都浮现出古怪的微笑。

让大帅和大帅夫人记账,给常遇春送去?

好啊,太好啦。

虽然他们已经认可常遇春这员半路加入的猛将。但就算是穿同一条裤衩长大的兄弟,他们也很乐意看对方倒霉,何况半路来的兄弟?

看兄弟倒霉然后哈哈大笑,这就是他们兄弟情的象征啊。

陈文正摸着脸上的乌青走过来,龇牙咧嘴道:“那个叫蓝玉的小子身手还不错,怎么不用在正途上?”

李善长记着常遇春这次表功的名单:“蓝玉打仗还是很厉害,立下了不少功劳。可能回来后太闲了。唉,我和大帅说,要在应天给将领子弟开个书院,教教他们识字和做人的道理。可惜找不到合适的先生。”

李善长想起那些离开的文人,就心疼得直抽气。

陈文正坏笑了一下,把陈标抱起来,高高举过头顶:“先生?看这里看这里,标弟可以!”

陈标大大的眼睛眯成了兔斯基眼,狠狠一脚踩在了陈文正的脸上。

可以个屁!

陈标本以为,李善长这样成熟理智的人,肯定会狠狠斥责陈文正的无理取闹。没想到,李善长居然露出了若有所思的动摇神情。

更没想到的是,李善长身后几个淮西将领,居然全部开始起哄。

“好啊好啊,让标儿来教!”

“标儿要教咱那臭小子?稳了稳了,这不比我府中连秀才都不是的家伙强!“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陈哥肯定不同意累着标儿。”

“那趁着陈老大不在,咱们……嗯?嘿嘿。”

“你们现在在这里合谋,小心陈老大回来把你们屁股打烂!”

“但如果李先生同意,老大恐怕……”

几个淮西将领目光炯炯地看向李善长。

李善长捋了捋美须,居然微微颔首:“只是教些识字断句的启蒙,标儿的学识确实已经够了。”

陈标尖叫:“开什么玩笑!我才五岁!””

李善长叹气:“标儿啊,你也看到了,大帅和你的叔叔伯伯们经常在外打仗,家中小子无人教导,时常惹是生非。若等天下平定再教导,就晚了。你先教他们一些道理,别让他们空闲下来。李叔会继续在外面找先生,等找到就来替你。”

被陈标踩脸的陈文正:“对!”

陈标在陈文正脸上跳起了跺脚舞,声音拔高到后世网红玩具尖叫鸡的程度:“对个屁!我才五岁!”

……

当常遇春和李善长到来时,围观打架的许多百姓怕惹上麻烦,大部分散去。只有小部分人躲在两侧酒楼茶馆里偷看。

其中,酒楼里有三个文人,茶馆里有四个文人,在看完这一出闹剧后,都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