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 > 第 155 章 五百年后

第 147 章 胤禩篇番外二

作品:帮康熙养崽后我成了举国团宠(清穿) 作者:千阳燎原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169万 更新时间:2024-04-28 15:46

康熙特特当着礼部和理藩院一些大臣的面,将胤禩夸奖了一番。

胤禩有些兴奋和激动,但他依旧保持着谦逊的样子,道:“多谢皇阿玛赞赏。这一份文书,儿臣也是跟诸位大人请教了诸多,又有了姑姑的帮助,才写成的。儿臣大约只能算是个主笔人而已。”

这话,果然让在场的几位大臣脸色好看了一些。

八阿哥小小年纪,就知道和别人分功劳,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孩子啊!

康熙看了胤禩一眼,心里难免想起南音说过的胤禩,小小年纪的时候,就是个人精了,是个十分擅长处理各类关系的孩子。

果然,又被南音说中了。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胤禩交上来的那份安排。

康熙命梁九功拿下去,给大臣们传阅,他自己又问了胤禩几个问题。

胤禩应答得很不错,让康熙更加满意。

大臣们传阅完胤禩的文书以后,康熙问道:“怎么样?大家觉得八阿哥这份外事招待安排,实际操行起来如何?”

汉礼部侍郎第一个站出来道:“回圣上,八阿哥这份安排,合理恰当,轻重缓急之事都有涉猎安排,臣以为十分妥当。”

满礼部侍郎也附和道:“奴才也觉得是这样的,在接待使臣的事儿上,要事无巨细,思虑周全,有些事可能不会发生,但也应当要照应到。而八阿哥所写的这份文书,正好做到了这一点。”

其他众人也纷纷应和。

主要是胤禩这份建议确实做得很好,不用他们绞尽脑汁想词儿,就能夸出花儿来了。

康熙也很满意这样的情形,道:“既然如此,你们先将胤禩的这份文书拿去誊抄一些,商讨几日,查漏补缺,待确定没有问题后,就按照最后的那一个版本,安排人和事吧!”

“是,圣上!”

“另外,胤禩作为写这文书的主笔人,就让他来替朕盯着这个事情,你们有疑问之处,他能为你们解答,你们有又要修改之处,他也能与你们一道商议,诸位觉得如何?”

“臣等以为甚好!”众人齐声道。

皇帝要安插自己的儿子来干活么,这很好理解,怎么可能拒绝呢?

胤禩听到康熙的安排,也万分激动,开心应道:“是!皇阿玛!”

胤禩得了这份差事,高兴得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走路不仅仅是脚下生风了。

胤禩的那份安排没有什么需要大改的,礼部和理藩院看在康熙也很满意的态度下,根本没敢给胤禩怎么挑毛病,就给过了,很快事情就热热闹闹地安排了起来。

胤禩也就开始忙着跑进跑出了。

他没有负责非常具体的事宜,所以他什么事儿都要催一催,什么事都要过目看一看,忙得像是阳春四月的蝴蝶似的,上下翻飞。

而和他年纪相近的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誐,也是费了一番心思,才堵上了八哥。

胤禩正急匆匆地要往语言学堂去,让人安排翻译诸多语言的文字,就看到老九和老十正等着自己。

“九弟,十弟,你们怎么在此处守着?这儿太阳怪晒人的,你们两都晒红了。”胤禩不解地问。

胤誐比胤禟激动得多,直接嚷嚷起来道:“八哥你还好意思问我们,平日里我们跟着你,也算得上是形影不离,这段时间,你早出晚归的,干什么去了?都不见叫上我们。”

胤禩听到胤誐那语气,就知道这个脾气急躁的弟弟确实有些生气了,忙安抚道:“这些日子,确实是我疏忽了你们,不过我也是有正事儿要忙的。这不九月快到了,各国的使团都快入京了嘛,皇阿玛命人安排招待事宜,我正跑这个事儿呢!”

胤禟也带着一些不满道:“八哥你有事儿要忙活,我们可以理解,皇阿玛的事儿我们也不敢耽误,但你一声都不吭,就自己忙开了,让我们好找,就是你不够意思了。”

胤禩掏出一块精致的小怀表,看了看时间,道:“这个错误我认了,只是我现在手头上还有事儿,你们待会儿有事没?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语言学堂?”

“去语言学堂?做什么?”

胤禩晃了晃手中的东西,道:“有一些东西需要人翻译,我去那里找人干活。你们若是要跟着,也可以一起去,省得你们又怪我没理你们两个。”

胤禟还没说话,胤誐已经应道:“好好好,走走走,我们跟你一起去!我们还没去语言学堂过呢,这回能去长长见识了。”

胤禩随即率先朝宫外走去,道:“走吧!已经耽搁了一会儿了,咱们得快一些。”

兄弟二人忙追了上去。

胤禟追上胤禩,好奇地问:“八哥,你刚刚掏出来的东西是什么呀?”

胤禩想了想,从怀里掏出那个小怀表,问道:“你问的这个啊?”

胤禟点了点头,胤禩就直接递了过去:“这是姑姑给我的,姑姑见我这段时间忙碌,总要掐着时间做事儿,所以特地给了我这个。这个叫怀表,里面是由许多齿轮构造成的,走时很准,能精确到一息的功夫。”

胤誐听不大懂,只能看个热闹,但聪明的胤禟一下子就意识到了很多问题:“座钟和大落地钟走得准,我能理解,可是这么小个东西,也能走得那么准吗?还有,座钟和大落地钟经常需要人去拨弦,这个小东西又怎么拨呢?不拨弦它没法走吧?”

胤禩耐心地解释道:“这个东西里头,和座钟和大落地钟很相似,不过呢就是做小了很多很多,所以需要工匠手特别精细,特别巧。所以座钟那些钟走得准,这个当然也走得准了。这个怀表不能拨弦,但是它可以上弦。你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八音盒吗?”

胤禟点了点头。

胤禩继续道:“上弦就跟你拧八音盒的发条一样,拧紧了,它会自己一点一点松开,就是这个怀表在走啦!所以这个怀表过一段时间得上一下弦,若是忘了上弦,就找个好对时间的时候,重新上弦,拨对这些针,就可以啦。”

看着胤禟翻来覆去地看着自己的怀表,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胤禩立马补充道:“这个可不能让你拆了哦,姑姑那边都没几个,她自己留了一个,贝勒爷一个,送了皇阿玛一个,其他人就没了,连佟佳贵妃都没有呢!”

胤禟果然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东西不能拆,闹得他心里痒痒的,特别想知道里面到底长什么样的。

胤禩也不敢让胤禟拿着太久了,便道:“你让九弟也看看,长长见识。”

于是胤禟只好恋恋不舍地将怀表递给了胤誐,胤誐对这个不太感兴趣,看了几眼后,就还给了胤禩。

胤禩心里悄悄松了口气,要是让胤禟这么把玩着,说定转眼就给自己拆了,还没法修好。

胤誐大大咧咧道:“九哥你要是喜欢这个,可以去找姑姑问问啊,姑姑能做出来的东西,都有图纸,说不定你自己能照着图纸做出来一个呢!”

胤禟眼睛一亮:“是哦,走,现在就去找姑姑去!”

胤誐不乐意,道:“我还没去过语言学堂呢。我要去看看!待从语言学堂出来,我们再去!”

胤禩也劝道:“我也正好想去找姑姑问一些事儿,咱们从语言学校出来以后一起去吧!到时候正好快到晚膳时分了,咱们还能在姑姑那里蹭一顿。”

胤誐欢喜道:“就是!就是!八哥这个安排我喜欢!”

胤禟只好跟着兄弟们一起了。

胤禩去语言学校安排了翻译的活儿,兄弟几个才折转去了南音那里。

南音听说胤禟想看看怀表的图纸,也不藏私,给他拿了出来。

那本厚厚的册子,看得胤禟眼睛都直了。

南音笑着道:“九阿哥要是想自己做一个怀表出来,怕是不容易啊!”

胤禟翻了翻,也不是很失望的样子,道:“我知道,不过姑姑这个怀表,如果能做出许多的话,应该会卖得很好吧!”

从胤禩掏出怀表这个东西后,胤禟就觉得这东西不仅实用,还能作为彰显身份的东西,毕竟这东西做出来不容易,有充分的理由定个高价,而且随时随地能掏出来看看,虽然别人可能会觉得有些显摆,但显摆的理由很充分——看时间啊!

南音听到这话,就感觉:果然是这样!

胤禟这个钱串子,从小就比较热衷于赚钱,哪怕南音知晓一些他的名声,真接触的时候,也十分意外。

而且胤禟不是喜欢钱,他是喜欢赚钱的感觉,毕竟皇帝是亲爹的情况下,他也不会缺什么钱。

“这东西,我在想办法提高产量,技术壁垒有些高,所以还需要一些时间。”

胤禩则忍不住敲了一下弟弟的头:“你要赚钱可以,别想着用姑姑的点子赚,姑姑还养了那么多孩子呢!”

南音的善堂已经在南北方好几个省都开起来了,少数也有几千个孩子嗷嗷待哺,压力可想而知。

胤禟无奈地闭了嘴,毕竟八哥说的有道理,从谁碗里抢东西也不能从姑姑碗里抢。

接下来的日子,胤禩为了招待的事儿忙得团团转,胤禟和胤誐也不辞辛劳地跟在他屁股后面转,一点都不觉得累和辛苦。

但确实是长了挺多见识的。

两兄弟终于明白,为何别人会说,八哥不像是只比他们大了两岁的样子,因为他处事太圆滑老练了,简直像是比他们多活了一世似的。

等到九月时,各国使团如期进京来,兄弟两个也不肯放弃跟着胤禩,依旧跟在他屁股后面,毕竟八哥说了,这等外交场合的你来我往,可比准备工作要精彩多了。

相对于几年前,因为缺少翻译和相关的准备工作,导致的许多窘境,这次的外交季准备得充分太多,所以也从容太多了。

如今语言学堂年年都会有一批学生毕业,就为外交季提供了许多人才。

而学堂的学生,在早年间就签署过合约,平日里她们可以去从事别的工作,但到了九月时,便要响应朝廷的需求,回到京城,为整个外交季忙活。

现在语言人才充裕了起来,不仅大清与各国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了,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方便了不少。

大清这边还准备了一些翻译,随时可供那些洋人聘请。

当然是聘请,大清提供了平台和机会,供大家交流,那些洋人也不能什么都不出,还要随便使唤大清的人才。

而聘请的费用,也是有统一标准的,这部分会由户部结算以后,与翻译者们五五分。

许多翻译者凭着这段时间的收入,就能舒舒服服过一年了。

也因着翻译这份工作来钱快,语言学校从刚开始招生时,难以招到优质学生、学生学了一段时间就干脆退学的之类的窘境,一跃成为了京城乃至大清十分火爆的学堂了。

这个学堂虽然不能考科举,但是它的出路也十分不错啊!

而且九月赚完这一波,还可以受聘去南方做翻译,一年下来赚的可真不少哦!

胤禟和胤誐老老实实地跟着胤禩,听着酒会中,各种语言叽里呱啦的声音,看着大清的人在会场游刃有余做翻译的情形,都觉得十分开眼。

原来这就是姑姑说的翻译啊,还有同声传译,真是厉害极了!

平日里自认为出色的皇子们,恍然也生出了一种,若不是自己有皇子这一层身份,那自己什么都不是。

世界上聪明的、有才能的人太多了,身份只是一个壳子而已。

见两个弟弟有些受了打击的样子,胤禩安慰道:“你们还小呢,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学东西。姑姑不是说过嘛,可以欣赏别人的才能,然不要因此而妄自菲薄,如果因为要强,想要攀比,就想变得和别人一样厉害,就没必要,一般来说,最容易有收获的方向,就是咱们感兴趣的地方。”

两个弟弟目光顿时转向胤禩,显得有些灼热:“八哥,你现在说话也好有道理哦!”

胤禩努力撇去心头的尴尬,道:“这些都是姑姑教给咱们的,你们两平日里没好好听,这会子倒是觉得我厉害了。”

胤禟道:“八哥就是比我们聪明,这些道理也明白得比我们快。”

胤誐在一旁只会点头了。

混迹于外交场合这些日子,确实让胤禟兄弟两个长见识。

等到九月快结束,各国使团都陆续离开的时候,胤禟有些好奇地问胤禩:“八哥,跟洋人做生意很赚钱吗?”

胤禩从手中的文书里抬起头,问:“你想和洋人做生意?”

胤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就是听到那些人聊天,说的不少都是生意上的事儿,我听了一耳朵……”

胤禩想了想,道:“这几年恐怕还不行,你再过几年吧!待你长大一些。”

“为何?”

胤禩语重心长道:“你看我,即便是挺能做事了,可因为年纪不够,那些老资格的就觉得我不够压事儿,要不是皇阿玛在后头给我撑腰,我也没法这般顺利。你若是要和洋人做生意,皇阿玛可撑不了你的腰,生意场上,权力什么的不大管用,最管用的是利益,是获利多少。”

胤禟顿时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这一次的外交季,过得十分顺利,大清不断进步的专业能力,也令各国都惊讶,大清的能量真是惊人。

胤禩也通过这近两个月的忙碌,学到了不少东西。

有些东西就是只有这样通过实践才能学到手的。

这外交季过去后,胤禩对整个工作进行了复盘和总结,归纳出了做得好的地方,和做的不好的地方,每个方面都提出了几个典型,并且建议康熙要奖赏做得好的,惩戒坏事的。

胤禩的这份新文书折子交上去以后,康熙十分满意。

做事有始有终,就是很好的习惯。

看得出胤禩这次又长进了许多,果然人就是要历练啊!

静宜还特地跟胤禩约了一些系列稿,让他专门讲讲此次外交季的一些事。

当然,不能说的就不写,能登载在小报上的,自然都是可以告知百姓的。

这样一来,也能让百姓了解,朝廷花钱招待那些使臣,有什么好处,意义在哪里,对于朝廷的声望和皇帝的声誉,都是很有好处的。

胤禩跟康熙请命过后,得到了允许,才接了静宜的约稿。

胤禩是很乐意将外交一事,介绍给百姓和民众的,如果想要建设起一个新的衙门,也需要吸纳许多的人才。

而民间的许多人才,没有信息来源,所以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自己能发挥本领的地方,导致错失机会,也十分遗憾。

所以,有些信息胤禩也想通过小报传出去,希望能吸引到一些人才。

毕竟只从科举一路选择,那选择面就太狭窄了。

如今小报不仅在京城发行的很好,在江南一带也卖得不错。听说静宜每次都会多印上几千份,让南音的人带到广东福建一带去卖,也能销售一空。普通百姓会好奇京城里的一些新鲜事儿,好奇王公贵族、达官贵人的八卦和生活,生意人则会关注朝廷近日又有什么举动,有什么新规,商业税会有什么调整之类的。

所以即便时间上有些落后了,南边的百姓也会想要看看的。

小报流传的范围广,胤禩的文章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

给静宜写完文章,时间都已经是年尾了,胤禩趁着送年例的机会,特地去找了南音。

这次说的,是上次构想的,想组建一个新的衙门的事情。

南音听着胤禩的想法,内心感叹,果然这就是天赋吧,胤禩设想的负责对外事务的衙门,架构和现代的外交部有六七分相似,另外几分差别,也是因着政体和社会情况不同,所带来的不同。

“姑姑,你觉得我这个想法如何?”

经过这次外交季,胤禩自认为又加深了对许多事情的认知,自己的想法也得到了极大的修正。

南音道:“确实是很好的想法,也很贴合当下大清的需要。只是阿哥可还记得我说过,要建立新秩序,最大的阻力不是来自这个事情本身,而是……”

“而是来自旧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出让自己的利益,我记得的,姑姑。”胤禩立马接话道。

南音很欣慰,她最开心的事,就是这些孩子会认真地记住她教授的一些东西,并且化为己用。

“而且你现在年岁还小,虽然说可以去金銮殿奏对了,但这样的资历,那些老顽固是不会接受和认同你的。”

这次外交季,虽然是胤禩拿了个新的章程出来,但操作和执行的,还是礼部和理藩院,这个章程不耽误他们捞好处,又省了事儿,那些老人精才愿意配合,甚至帮着抬轿子。但组建新的衙门,性质就不同了。

胤禩道:“姑姑所说的,也正是我所忧虑的,所以才想跟姑姑说一说,或许姑姑能帮我打开思路也不一定。”

这孩子真是会说话,没说让南音帮忙,只说帮着他打开思路,一点压力都不给南音,果然是康熙情商最高的阿哥。

他不勉强南音帮忙,南音反而愿意上心一些了,道:“你如今还年轻,但此次也算是展示了你的能力了,不如这样,你从翻译团队下手,一步一步来。”

胤禩略蹙眉一会儿,便心领神会了:“姑姑的意思是,我可以先从这个点着手,一年一年扩大手中的权力,逐步完善里面的组织架构?”

南音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这孩子真是聪明啊!

当然,康熙的孩子中没什么蠢的。

“你这个想法,可以和你二哥四哥他们提一提,他们比你资历老,有经验,对朝中各位大人的脾性也比你熟悉,定然能给你一些好的意见。”南音再次建议道。

官场那些事儿,南音还真不大懂,所以也不敢多提,免得给这孩子带沟里了,那就罪过了。

太子和胤禛都是在前朝好些年的老人了,如今也算是发迹了,特别是太子,从他对其他几个兄弟的帮衬和照顾中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兄弟还是比较信赖和依仗的。

太子与胤禔的和解,更是令南音心情格外澎湃和激动。历史上兄弟二人斗得乌眼鸡似的,如今竟然能看到他们缓和关系,甚至有合作的意愿,可是让南音开心得不行。

南音内心觉得,这就是自己的功劳。

所以,她盼着老四和老八,也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胤禩没有多想,乖乖应好道:“我会的,姑姑。”

作者有话要说

老十的名字,应该是礻旁,但跟老十一的名字一样,晋江不认得,所以就学了网上的,用了言旁的字替代,这样稍微不影响阅读一些了~

再替下本文吆喝一下,这本文文完结后,下一本开《我靠捡垃圾纵横修真界》,也是温馨团宠爽文~欢迎仙女们收藏哟~爱你们~

感谢在2024-03-0920:53:15~2024-03-1020:42:0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墨染83瓶;Tang飘飘_、华年、眠北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