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 第 65 章 买缝纫机

第 30 章 搬家整理

作品: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作者:大鹅踏雪泥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62万 更新时间:2024-05-30 21:09

部队在郊区,从坐公交车能到达。

他们先是去楼下饭店吃早餐,很意外,这家店竟然有奥灶面。

奥灶面是汤面,汤底是带点儿红的,这家大概是用了猪骨和鱼骨去吊汤,再用酱油提亮汤色。

浇头呢?只有爆鱼浇头这一种。闻嘉嘉还吃过卤鸭的,但卤鸭用的是白汤,对比之下她觉得红汤爆鱼更好吃。

按理来说,这辈子她是头一回吃奥灶面,所以闻嘉嘉并没有表现出自己很懂。

魏岱要了三碗的面,把筷子递给闻嘉嘉:“你尝尝,味道不错,跟咱们那边很不一样,这上面的鱼用的是青鱼。”

他们老家那条小江里是极少青鱼的,然而这里青鱼颇多。

闻嘉嘉夹起一筷子的面,故作惊讶:“哇,是龙须面。”

魏岱倒是真的惊讶了:“你知道龙须面?”他们老家不是没有细面,但也只会称作“细面”。

闻嘉嘉很自然地翻个白眼:“看书。多读书多看报,书上啥都有。”

魏岱立刻闭嘴,从兜里掏出帕子给她。闻嘉嘉吃饭有个坏习惯,手里总是要拿着帕子。

吃几口,擦擦嘴。再吃几口,再擦擦嘴。魏岱挺看不懂的。

接着又去拿两个饭碗,把一碗面分成两份让闻春和闻萱吃。

她们人小肚浅,一份面完全够吃。

爆鱼真的很香,青鱼被炸得酥酥的,放在汤底里一泡,外皮吸汁变软,吃到嘴里时带了汤的鲜甜。

至于面条,因为细,所以很入味。

汤底是香醇,却又带着点甜。本地人爱吃甜,比老家那边还要爱吃。

早餐很快吃完,魏岱去邮局瞧了瞧,晓得寄的东西还没到后就直接带着她们挤上公交车回部队。

是真挤啊。

闻嘉嘉觉得自己要被挤成罐头了,她从来就没做过这么挤的车,即便是几十年后大城市的早高峰地铁也没这么挤。

好在火车站公交站是始发站,他们才能勉强把行李塞到公交车上。

半小时后,公交车离开城市。

这时候车上人依旧多,闻嘉嘉瞅准一个空位坐下,抱着闻春和闻萱,魏岱站在她旁边,将她和人群隔离开来,闻嘉嘉压力大大减轻。

没了水泥路,车子开始摇晃。

最摇的一段路,甚至能把人摇到发吐——不是晕车的那种吐,而是硬生生把胃中的早饭摇到食道上。

好在也就这一分多钟如此摇晃,终于逃离这段路后,司机骂骂咧咧的:“早叫修了,现在还是这破路。”

后面骂声就小了。

但闻嘉嘉隐隐约约还是听到他骂:“迟早有天要带着你们这些领导来这段路摇一圈。”

嗯,是个好办法。

郊区不算远,出城后大约四十来分钟就能到达。这时车上已经没啥人了,他们下车时很轻松。

魏岱找旁边村子里的老乡借辆推车,将行李放在推车上推走。

闻嘉嘉一手牵着一个,在后面跟着。

怎么说呢?这里说是郊区,其实和乡下没两样。

两边是大片大片的农田,比起老家,这里的农田更加平坦宽阔,此刻紫云英在农田里肆意绽开。

偶尔还能到几头老牛,几群羊在田野上吃草。

而不远处是青山,照魏岱所说,他部队就在那片地方。

闻嘉嘉认真观察,说道:“其实你部队离附近村子还挺近的。”

魏岱:“对,所以附近有时会开集市。你到时候也能来逛逛,听说能换不少东西。”

这里偏北,温度要比老家更低。而这里地势宽阔,风也大,吹得人还怪冷的。

就在闻嘉嘉想着要不要把衣服拿件出来套时,他们终于到了部队。

进部队后先经过后勤,值班的人显然认识魏岱,透过窗看到他后就眉开眼笑的。

“魏哥,您这是回来了。”他跑出来。

魏岱朝他介绍:“这是我爱人闻嘉。”

又对闻嘉嘉说:“他是王向阳。”

“嫂子好!”王向阳很热情,“哎呀早就听魏连长提您了,他老盼着您来呢。”

闻嘉嘉笑笑:“你好,你叫我名字就行。”

“那哪行啊。”王向阳看她还牵着两小孩,挺纳闷的,不是才结婚吗。

他摸摸兜,兜里今天没带糖。

闻嘉嘉看到他的眼神,就道:“这是我外甥女。”

王向阳恍然:“小姑娘长得真好。”心里却奇怪,带着外甥女来随军?

只是闻嘉嘉没多解释,住久了,大家想知道的就都能知道。

因为还有一堆行李等着收拾,他们并没有寒暄多久。

从后勤这里一顿绕,朝着北边走,十多分钟后终于到达北山。

北山比较偏僻,但对于闻嘉嘉来说,偏僻的地方也不错。

魏岱推着车来到最左边的房子前,“就是这儿。”

说着放下车,从兜里掏出钥匙,将院门给打开。

“吱呀”一声,闻嘉嘉看到新家的模样。

院子很小,院边靠墙的地方还种着一棵枣树。瞧枣树那样,大概是原本就想在这里的。

院子的地也很平坦,没有大土块碎石头,有些嫩绿的草冒出头。

“进来吧,看看怎么样。”魏岱有些得意,想听闻嘉嘉夸夸他。

闻嘉嘉松开两姑娘,进入院子中,眼睛转个不停。

从院门口到房门口有条青石板铺的路,可见下雨天时鞋底不至于沾上一层泥。

进门后左侧有水泥砌起来的洗衣池,洗衣池不算大,有水龙头,完全能满足需求。

进门右侧是洗澡间和厕所,同样不大,闻嘉嘉走过去瞧时魏岱就介绍:“洗澡间3个多平方,厕所2平方,里面还安了门。”

他推开,闻嘉嘉瞧见中间相隔的墙上确实有一道木门。

呃……挺好。

其实真挺好,已经出乎她的预料了。

闻嘉嘉瞧着旁边的空地,说道:“咱们院子里能自己种些菜吗?”

魏岱点头:“这是能的,但没法种很多,因为后勤有专门分片地给家属院的家属种菜。”

闻嘉嘉高兴:“这才好,否则连青菜都没得吃。”

魏岱失笑:“不至于,后勤的人有脑子的。菜地在家属楼的后面坡上,那里开了梯地,咱们有两垄,完全够平时吃的。”

说话间,两个小孩也在探索新家。

她们冲到屋里,没一会儿闻萱跑出来,兴奋地喊:“小姨你快来,这里好干净。”

地板平平的,还没有土。

魏岱也说:“去看看吧,我收拾过的。”

闻嘉嘉飞快走过去,来到屋子中。

这间屋子就是最普通的平房,进屋后先是客厅,客厅中摆放的沙发非常眼熟,是闻嘉嘉画的,魏岱竟然让人一丝不差地做了出来。

餐桌也在这里。

餐桌不算大,长方形的长桌,最多只能坐六人。

魏岱道:“我还打了张能合起来放的桌子,放在杂物房里。”

闻嘉嘉忍不住对他竖起大拇指:“不错。”很多事不需要她多说他就会做。六人桌平日自家用还可以,一旦有人来家里吃饭桌子可就不够用。

客厅进门左侧是厨房,厨房确实大,里面竟然有灶台,所以厨房处还另外开扇门,能直通院子。

魏岱打开那扇门说:“这里我搭了个小棚,回家前砍了些柴,已经干透,现在就能烧。”

闻嘉嘉从厨房窗户探出头,嚯,起码有两百多斤的柴。

厨房里不但有灶台,还有炉子,炉子烧的是炭,魏岱说杂物间里也有两筐的炭。

而且还砌了一层台面,台面下做了排柜,瞧着倒是有点像几十后乡下的厨房。

当然,橱柜也是不能少的,闻嘉嘉在橱柜中看见了粮食。

出厨房,又来客厅。

厨房隔壁是差不多十五平的杂物间,说是杂物间,其实更是仓库。里面东西不算多,只有一些木工的工具,与两筐煤炭。

但闻嘉嘉觉得这间房屋的光线不错,往后若是有需要还能改成卧室。

看完左边,看右边。

客厅两侧是对称的,右边也有两个区域,分别是两间卧室。

进门第一间是主卧,稍稍要更大些,魏岱说:“有20平,哦不对,其实有23平,还有个小阳台。”

闻嘉嘉转头看他,眼睛亮晶晶:“小阳台?你真在房间里建了阳台?”

说着让魏岱赶紧掏钥匙开门:“快点快点,我要看看。”

魏岱把门打开,闻嘉嘉“哇”了声,眼睛瞪得老大了。

房间的布局,和她画的一模一样。

床是一米八的大床,其实当下多是一米五的床,但闻嘉嘉睡觉时不老实,一米五的床不够她睡的。

床的两侧是床头柜,床的对面是窗户,右侧和门正对面的地方就是阳台了。

阳台安了门,把门推开,长着碧绿叶子的桂花树映入眼帘。

阳台有木制栏杆,使得没法走到地面上。闻嘉嘉觉得这里适合摆上一张单人沙发和小桌,平常瞧瞧书喝喝茶都不错。

毕竟这里不会被阳光直射,但是光线却又不少,最适合看书了。

房间里也有书桌,就在窗户前。旁边摆着一个衣柜,不算小,能把棉被塞到里边。

魏岱靠在门上:“满意吗?”

闻嘉嘉走上前,两手抱着他后脑勺,把她的头往下压,吧唧一声亲在他的额头上,用实际行动回答他的问题。

魏岱难得羞红脸:“矜持点,春儿和萱萱还在呢。”

闻嘉嘉没忍住,又吧唧一口。

魏岱彻底败下,举手投降,干脆关上门随便她怎么亲。

然而闻嘉嘉还得继续看呢。

主卧隔壁是次卧,稍微小些,只有18个平房,里面放着两张床铺和两个衣柜。

这间房同样有窗户,窗户外是一片平坦的土地,再往前就是后山。

闻嘉嘉心想,要是这片地也能开来做菜地就好了。

但她大约能猜出来,这应该是预留地,往后家属院若是还会扩建,大概就要建在这里。

家里无一处是她不满意的,闻嘉嘉转来转去,大马金刀的坐在沙发上摇摇腿。

嗯,木头沙发也不错吧,至少耐坐。

魏岱得去销假了,临走前说:“行李你先别动,等我回来一起整理。”

闻嘉嘉点点头,但等他离开,闲不住的闻嘉嘉就忍不住拆行李。

“春儿萱萱,来给小姨帮忙。”她朝着院子喊。两姑娘头一回见到水龙头,正在那里开开关关呢。

“好。”她们又风风火火跑进来。

闻嘉嘉先把最大包的棉被袋拆开,但她暂时不拿出来,而是去房间里把褥子垫好。

褥子魏岱有准备,就放在衣柜中。

而床上也铺了稻草垫,床体各处也没尘,显然自己只需要把褥子铺上去就行。

铺好床褥,棉被也套上被套。瞧着阳光正好,她还把棉被搬出去晒。

院子里的阳光真很不错,魏岱很有先见之明,在院子右侧安上几根竹杠,能够用来晾衣服和晒被子。

闻嘉嘉觉得自己有晒被子焦虑症,只要屋外是大太阳,她就喜欢晒被子。没办法,如今想除螨,只有晒太阳这一种办法。

接着就是一些吃食。

比如腊肉腊肠,和魏家父母做的一坛子糟鱼。

坛子颇重,但远不止糟鱼用坛子装,他们还带有一坛子酒糟,一坛子的咸鸭蛋,一坛子的糟菜。

鬼晓得魏岱一路上是怎么把这几个坛子食品带来的,这男人太强悍了。

几个坛子全部放到厨房的收纳柜中,这里还算阴凉干燥。

再就是衣服。

闻嘉嘉衣服不算多,但闻春和闻萱的多,原主家人遗留的衣服闻嘉嘉只保存几件,其余的都被拆了给闻春和闻萱做衣服。

她们姐妹俩需要公平,一人四套夏天装,三套春秋装,两套冬天装,还有毛衣两件,棉背心一件。

毛衣是闻嘉嘉去年冬天时合成的,她陆陆续续从魏馨那里得到羊毛,试验几回后,终于得到整整5斤的红色中粗线毛线。

闻嘉嘉当天乐得差点失眠,想起五斤毛衣就咯咯笑。

第二天闻春醒来时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她,昨晚家里是不是有鸡偷跑进屋。

闻嘉嘉一阵无语。

五斤毛线,只出五件毛衣,闻嘉嘉只有一件。

不是她不给自己多织,而是两小孩会慢慢长大,到时候她们的两件毛衣刚好可以拆了重新织成一件,不需要再买新的。

闻嘉嘉倒是想再合成几斤白色毛线,相比之下,她更喜欢白毛衣。

衣服全部挂到两个房间的衣柜中,腾空三个包裹。

剩下的包裹里,大多装的都是日常用的小东西和一些调料与各种干活。

比如针线雨伞铁锅和杯子,比如酱油黄酒红糖剁椒酱,还有她花力气收集齐全的大料。

香叶八角花椒桂皮,甚至还有干辣椒。

干货呢?有干木耳干菌菇苦楮粿干,以及虾皮干和海带干等等。

甚至还带了相当多的金银花干,一旦上火时她需要用金银花来续命,但闻嘉嘉不确定这里能不能采到金银花,所以思考之后,还是带了。

只是金银花容易长虫子,需要隔三差五放到太阳底下晒晒才行。

这些干货通通归位。

最后一个包裹颇重,打开后里面是满满一大盆的猪油。

猪油用搪瓷锅装,其他人家或许能用整整一年。但让闻嘉嘉来,最多半年就要用完。

除猪油外,还有两斤花生油半斤芝麻油,菜籽油也带了两斤来,闻嘉嘉觉得老家榨的菜籽油确实香,用来做辣油很不错。

在这外面,她不确定自己一次性能不能买到两斤的油。

毕竟油票有时也没用,因为限购。

你要是一口气买上几斤,后面排队的人都能把你撕了。

至于煤油,因为部队通电,闻嘉嘉把它留给了魏家父母。

收拾完一切,闻嘉嘉累瘫在沙发上。

抬头看到悬挂着的电灯,心里都不禁雀跃起来。

时隔几个月,又重新过上通电的日子。

午时。

魏岱许是因为被事儿绊住,他一直到要吃中午饭时才回来。

他是带着饭盒回来的,说道:“来晚了,这是食堂打的饭菜,今天咱们就食堂吃,下午我想办法让人带些米面回来。”

米面还没到邮局,怎么说也得再过个两三天才会到。

闻嘉嘉点点头,她也想尝尝部队的饭菜怎么样。

部队的饭菜标准,无疑比外面好上一层。

但要说有多好也是没有的,毕竟现在大多人都困难,你吃得这么好,不是等着递把柄?

再说,也没条件吃太好。

有钱有票买肉,也得有地方买啊。

打开饭盒,里面是煎豆腐,还有土豆丝炒肉。

这就很不错了,反正闻春和闻萱大口大口吃得挺香的。

——

搬家真的很忙,即使魏岱在几日前已经把卫生做完。

闻嘉嘉需要用布再把家具擦一遍,因为仔细一点,依旧能看到家具上飘有一层薄薄的浮灰。

再有就是得清洗碗筷。

魏岱倒是准备了不少碗筷勺子放在厨房储物柜中,可他没洗,这人觉得需要用时拿出来洗就行。可闻嘉嘉受不了这些,她得先把碗筷洗一遍,然后晾干,晾到一丝水分也没有才能再收起来。

往后要用时,随便用水冲冲就行。

到了傍晚,魏岱托人买的东西也到了。

是闻嘉嘉小看了部队,真没想到部队还兼替了物流。后勤每周都会派车去城里,家属完全可以把要买的东西告诉他们,让他们帮忙携带回来。

今天正好赶上这周车子入城,魏岱带着闻嘉嘉去后勤搬东西,两人搬两趟才算完。

“魏岱,这是你媳妇?”路上有人问。

魏岱笑笑:“对,我媳妇闻嘉,她刚来咱们这儿,婶子你平时帮我照顾照顾她。”

这人显然是熟人,否则魏岱也不会说出让人家照顾她的话。

闻嘉嘉大方打招呼,等这位婶子走后,魏岱才道:“她是蓝红英,高师长的爱人,也管着家属院的家属们,遇上事儿可以找她,她脾气好,为人很不错。”

闻嘉嘉看了眼她的背影,表示记下。

路上又碰见其他人,魏岱一一打招呼,对其他人介绍闻嘉嘉。

要是熟的,就多聊两句。

要是不熟,基本介绍完就各有各的,也算是让闻嘉嘉粗步认识一番魏岱的关系网。

“没想到你还挺受欢迎。”闻嘉嘉说。

越靠近北山越没啥人,魏岱偷偷牵住她的手,让人相握的手就在空中晃呀晃。

魏岱:“那可不,我会木工,还会点儿水泥活和电工的活,那些活不是白干的。”

“……”

挺好,技术人才果然在哪里都受欢迎。

快到家了,闻春和闻萱在门口的空地上打滚玩耍,旁边还有两个不认识的男孩。

“那是隔壁谢家的孩子,一个五岁一个才两岁,谢家两口子脾气都不错。”想起什么,魏岱又叮嘱道,“哦,谢进,就是两孩子的爹,他媳妇是家属院少有的大学生,现在在部队小学教书,平常喜欢人叫她沈老师,不喜欢人喊她谢嫂子。”

闻嘉嘉瞪大眼睛:“大学生?教书?”

还是小学?这不太合适吧。

现在的大学生,含金量可太高了。

特别是工农兵大学70年才招的生,第一届学生还没读出来。这位沈老师只能是实打实看着考试考上去的,货真价实的高知人才。

魏岱看出她的疑惑,轻声道:“沈老师家里成分不太好。”

闻嘉嘉懂了。

这种情况,其实来部队还不错。

毕竟哪里都能闹,就是部队不能闹。

“小姨,姨夫!”

两姑娘看到他们,带着笑跑过来。

闻嘉嘉嘀咕:“还好草坪足够厚,否则衣服都要滚脏了。”她觉得两姐妹许久没被教训,渐渐的又开始皮了。

“你们玩儿吧。”魏岱把闻春和闻萱头上的草拣出来扔在地上,“等要吃饭了再叫你们,不许去太远的地方。”

部队旁边是有湖的。

交到新朋友的两孩子也不想回家,“哎”一声应下后又跑去玩儿。

回到家中,刚买的东西又要整理。

闻嘉嘉今天拆包裹都拆得麻木了,直到她在包裹里看到台灯,才兴奋起来。

“你买台灯啦!”

闻嘉嘉惊喜起身,到厨房里找魏岱,魏岱正琢磨着安和刀架挂新买的菜刀。

闻嘉嘉其实很可惜,家里的菜刀没带来。火车上似乎是可以带菜刀的,但瞧见魏家的菜刀有缺口,吃了许多顿饭的闻嘉嘉嘴软,把菜刀留给了魏父。

不过后来她又被魏成才塞了两块钱和一张工业票,硬塞的那种,搞得闻嘉嘉不收不行。

魏岱回神,“对,你不是经常看书么。咱们家虽然有电灯,但是房子高,晚上光线暗,要是没台灯眼睛得看坏。”

闻嘉嘉献上三个香吻,再次把魏岱搞得晕头转向,晕乎乎说:“我还给你买了几本书和往期的报纸。”

说完,用期待的眼神看向闻嘉嘉。

这不得再亲几个?

然而闻嘉嘉“哇”一声转身跑去拆包裹了,理都没理他。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4-1612:55:22~2024-04-1712:58:1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烟花三月下潭州60瓶;不放糖50瓶;凛瑾然30瓶;虞妤、yzoo20瓶;瓷瓷、14092789、新的一年心想事成暴瘦5瓶;岁岁年年、樱桃小梨子、β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