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都市言情 > 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 第 69 章 准备出差

第 9 章 首次上工

作品:七十年代随军日记 作者:大鹅踏雪泥 分类:都市言情 字数:66万 更新时间:2024-06-03 06:44

坐在板凳上怔怔发三分钟呆的闻嘉嘉,被锅里飘荡出来的香味儿勾得回过神来。

合成系统,似乎也没她想的那么有用。它或许能让她生活稍稍变好,但没办法让她大富大贵口袋变丰厚。

得,日子就这么过吧!难不成还能比刚穿来那会儿还要糟糕吗。

大钱挣不了,偶尔挣点小钱改善改善生活还不能吗。

闻嘉嘉重整旗鼓,缓缓突出一口气,起身做早饭去!

天将蒙蒙亮,太阳还没影。得将后门和窗户打开,厨房才稍稍有点光亮。

灶炉里的木柴已经燃烧殆尽,化作的木炭还如萤火虫般散发着萤萤光芒。

若是有本事的人,这时候拢拢灶炉内的炭火,不需要用松明就能把火给点燃。但闻嘉嘉没这本事,她还得用松明重新烧火。

把灶炉内的木炭用小铲铲出来。

等这些木炭熄灭后可留着冬日再用。南方的冬天同样寒冷,虽不至于到要烧炉子烧火炕的地步,但平日烘干衣服还是需要的。

闻嘉嘉还想着用泥土盘个炉子出来呢,到时候再烧个陶锅,往后煲汤要方便很多。

“砰”一声,灶炉门关上。

“哄”一声,火势凶起来。

锅里温了的骨头汤又重新热乎起来,闻嘉嘉舀出一半的汤,将昨晚泡的米倒入剩下的肉汤中,她打算煮肉汤粥。

至于大棒骨,且再煮着吧,耐煮。

闻嘉嘉又去原主爹妈房间拿咸鸭蛋。

要不怎么都夸公社领导呢,实在是人家这届领导会做事,还做实事。

前年提出要创收要搞副业要提高社员们的生活质量,去年年初就马不停蹄把工作安排下去了,浮阳大队经过批准后,用的是鸭子来创收。

得益于浮阳大队有块水网密布的小湿地,鸭子抱来就能养。

去年开始养,年中就开始产蛋,年尾时大量产蛋,闻家至少分到百十来个蛋,房间里头足足腌了两坛子呢,还剩一坛半!

鸭蛋是用酒糟腌的,去除的红红酒糟,从灶炉里挟两根正燃烧的木柴到后院,左右安上高度差不多的石头,刚合成的锅一放,倒水煮开,再把洗干净的咸鸭蛋放到锅里煮,煮熟后肉汤粥也熟了。

闻嘉嘉切些小白菜放锅里,再一焖,有油水有蔬菜有主粮的早饭就做好。

两姑娘可太开心了!

大约是和闻嘉嘉处熟了,在她面前情绪也一天天的外放。

闻萱匆匆洗手完就跑到灶台边,抱着闻嘉嘉的腿仰头说:“小姨,香呢!”

“你也就会说个香!”闻嘉嘉把她跟拎小鸡崽儿似的拎开,“都乖乖坐好,我盛粥给你们吃,肉汤粥!”

说着那三块碗,一人一碗,锅里还剩三分之二的量。

又用布隔手托着,磕个咸鸭蛋。鸭蛋流油呢,金灿灿的,味道一看就很好。

她顿时不着急喝粥了,先给自己挖勺咸蛋黄尝尝味儿再说。

两姑娘可禁不住肉汤粥的诱惑,忍着烫就下嘴,呼一下喝一口,嘴里的还没咽下去,勺子就又送到嘴边。

“真好喝!”闻春美滋滋,下巴顶在碗边,美得梨涡都显露出来。

棒骨没多少肉,但有骨髓啊。

闻嘉嘉把骨髓都用筷子扒拉出来了,搅和到粥里,又掺和着不多的靠骨瘦肉,那滋味确实不是米汤青菜粥能比的。

闻春晃悠着双腿,转头问:“小姨,咱明天还吃这粥?”

闻嘉嘉:“明天不吃,吃别的。”

她今儿想去看看有没有黄鳝泥鳅捉,如果没有,明天就吃苋菜饼,她在后院边发现不少野苋菜,嫩着呢。

说完,一人挑一筷子的咸鸭蛋,催促:“快些吃,吃完送你们去上学。”

闻萱立刻举手:“小姨不用,陈老师会带我们去。”

闻嘉嘉:“陈老师是谁?”

“就是陈老师呀。”

行吧,白问。

闻萱还真没说假话,闻嘉嘉站在前院眺望远方,悄悄有没人去上工时,就见到位穿着白衬衣黑裤子,扎着两股辫子的姑娘走过来。

“是闻春和闻萱的小姨吗?”这姑娘瞧着很爽利,率先开口,“我是知青院的陈艾,在保育院工作。”

闻嘉嘉立刻就晓得了,人家老师这是特意照顾两姑娘呢。

“我叫闻嘉嘉,麻烦你了,多谢啊。”闻嘉嘉笑笑道,心里想着啥时候送几个咸鸭蛋给人家,也算是一点心意。

在这里村民们能制作咸鸭蛋,知青们大概是很难的。

因为咸鸭蛋要用到酒,还要用到酒糟,村民们去酒厂买容易,知青却难。

闻嘉嘉很放心的把两小孩交出去,然后戴上稻草帽就去上工。

原来这年头上工前是不需要集合训话的,都是自己去仓库拿工具,到指定地点干活。

一般时候,也就是不是抢收的时候,不会管你干得快还是干得慢,反正这些任务规定时间内完成就行。

你要拿10工分,划分给你的区域就多。你若是拿3工分,你需要干的活就少。

一路走来,闻嘉嘉想了又想,她决定先定个小目标。

嗯,暂拿3工分试试水。

如果不行,就拿2工分!

“2工分!”方保国震惊,“我们队两个六七岁的孩子打上大半天的猪草就能拿2工分。”

“是吗?”2工分似乎也不好拿啊,闻嘉嘉面露犹豫说:“那就3工分吧。”

深知破窗效应的闻嘉嘉先说的2工分,再说的3工分。

方保国“哎呀”一声,皱着眉抠抠后脑勺:“我这还真是有点为难,我上哪儿给你找3工分的活,先容我想想。”

想半分钟,方保国指着东边说:“你要不然去薅花生吧。春花生今天开薅,那活轻松,六岁小孩和六十岁老人都能干。”

不需要锄地的活儿听着确实挺轻松的,闻嘉嘉愉快地答应了。

她沿着田间小道一路往花生地走去,顺带观察着两边的庄稼。

浮阳大队种植最多的还是水稻,而且一年种两季。

再过不久要收的就是夏季稻,此刻稻禾已经临近成熟,下弯的幅度一日日增大,谷粒更是时刻都在把自己变得更饱满。

除此之外,还种有花生黄豆等作物。

往远处山上看,连橘子也有种植。橘子坡下就是甘蔗地,好大一片,且等着年尾的时候吃呢。

花生地不算远,在一处梯地上。

“嘉嘉,你分多少地?”管着这片区域的小组长站在山头大声问。

闻嘉嘉难得不好意思:“3工分。”

“呦!那你这真够少的。要是只拿3工分,这片小坡两天薅完就行。”有人这般说。

闻嘉嘉信以为真了,她把劳保手套戴上,直接开薅。

这副劳保手套还是原主带回来的,原主除折火柴盒外,还曾去家具厂代过两星期工。厂里工人瞧她岁数小,便送给她一副手套,原主一直都好好保存着。

薅花生得弯腰,土地越湿润越好薅。

闻嘉嘉抓起一把的花生苗,使点儿力气一拔,在稍稍抖动几下,把附着在花生上的土抖掉点便放在地上晒。

其实这活没啥技术含量,就是得下力。

薅一垄地时尚觉轻松,薅第二垄地时还有余力,可当薅第三垄地时闻嘉嘉就开始腰酸背痛两脚发麻发软了。

由于长时间反复弯腰和脚部用力,这两个部位是身上最受罪的。

“哎!”

她眯眯眼睛,汗水从眼眶流入眼睛中带来阵阵刺痛。想要用手腕去揉吧,手腕上也是汗水。

闻嘉嘉只好先坐下休息,把手套脱了,用脖子上挂着的毛巾去擦。

她真有先见之明,晓得带毛巾来。

闻嘉嘉又咕噜咕噜猛喝口水,这里头是淡盐水,很适合大出汗后喝。

旁边坡上的村民看得直乐呵。

农民们就算聊着天也不耽搁干活,弯着腰就在那儿聊:

“闻三这孩子还挺能干,反正比刚来的知青能干。”有人笑道,“农活干得有模有样,一口气能薅三垄地,这拿五工分也是稳稳的。”

别小看五工分,这时候队里男性一般拿八到十工分,弱点的拿六七公分的也有。

而女性则是五到八工分,一方面是女性力气确实不如男性,另一方面就是女性被家务活被生育绑着了。村里也有好一部分女性拿五工分,五工分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养活自己是完全足够了,和丈夫吵架都能停止腰板说声我不靠你过活,我赚的够我自己吃!

“方多田这小组长嘴巴挺欠的,但这回欠出好处来。要是只拿三工分那片花生三天能薅完都算可以的,他非说两天。”

“瞧你这话说的,年轻人不逼逼哪里晓得上进。”

“要不咋说是同胞亲姐妹呢,闻三这干活的劲儿跟她二姐还挺像。”

“哎,她二姐先前那对象到底哪儿人呐,闻家的萱萱按道理说该他养。”

“谁晓得,想知道得去知青办。闻家一家子都是厚道人,换我我能让他走?不一棍子把他腿敲瘸了都不算完。”

那就是撒手兔子,放手就再回不来。

他们聊得很欢,到后面声音大到闻嘉嘉时不时都能听见几句话。

这是说我闲话呢,还是说我家闲话呢,也不压着点声音。

闻嘉嘉忿忿,薅花生的速度越来越快。

原主这具身体远比她想的要更优秀,虽然累得不行,但撑依然还能撑。

闻嘉嘉甚至还有时间想:能不能搞个凳子绑在腰上?这样薅花生时就可以坐着,起码省一半的力,腰和腿也就没那么酸了。

别说,回家后改真得好好琢磨。

太阳破云而出,花生苗上的露珠经过一晒便消失。

这片花生地是风口,稻草帽子带起来,风再那么一吹,要说多热也不没有。

等到快中午,她是饿极了。

早晨吃的两碗肉粥根本就禁不住这么繁重的劳动,闻嘉嘉愣是把一壶的水都给喝光,这才撑到现在!

要晓得那可是一升五的水壶,她灌满带来的!就这还隐隐不够呢。喝下去后,一个上午连厕所都没上,光代谢成汗排出去了。

要不咋说每个年代最苦的都是农民呢,那苦确实是比泡在苦水里还要苦。

“闻三,回家吃饭咯!”

有人喊她。

闻嘉嘉半死不活的瘫坐在旁边大树下,背靠树干,连应声“好”的力气都没有。

下坡路过她边上,这位叔儿说:“真有一股牛劲儿啊!你这一上午就薅完四成的地儿。”

那位婶儿:“到底是咱们农民的孩子,天生能干!下午再使使劲儿,把这片都薅完。”

方多田最后下来的,笑眯眯很是欣慰道:“不错,3工分的活儿给你干出6工分来了,年轻人不激不行啊。往后你就按6工分算。”

闻嘉嘉傻眼:“那不行!”

老娘不死,也会抑郁的!

作者有话要说

闻三:命比黄连苦

——

感谢在2024-03-2611:23:25~2024-03-2710:32:4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手黑是种病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丘可特别可119瓶;雨湖20瓶;今天也很困10瓶;小苹6瓶;小涔4瓶;芋泥啵啵2瓶;小p、相丹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