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军事 > 了了 > 第 606 章 第二十六朵雪花(八)

第 561 章 第二十四朵雪花(十四)

作品:了了 作者:哀蓝 分类:历史军事 字数:452万 更新时间:2024-06-03 06:49

14

陶谏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从妹妹口中问出什么来,心下恼火又不得不装作个好哥哥,他将话题转到身后的宫殿上,旁敲侧击想要知道了了究竟在做什么,但嘴上说法却是妹妹若有难处,只管向哥哥提。

了了:“那我还真有件事需要你帮忙。”

陶谏心想自己怎么就长了张嘴呢,干涩笑笑,问:“是什么事?”

对了了来说,困难的不是如何展现自己的能力,而是资金。

虽然这么说会让帝王没什么面子,可国库空虚已非一日两日,这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先帝在位时政绩拿不出手,花钱却如流水般不讲究,之所以能在无甚才能的情况下还保有美名,一是旁人要拿他来踩帝王,二来前朝奉行低薪养廉制,导致许多官员向国库借钱,先帝又手松,借出去的银子从不着急要。

自开国至今,向国库借银已蔚然成风,最可笑的是,当真家境贫寒揭不开锅的官员想要借银难上加难,反倒是有些家底的及皇亲国戚,屡屡自国库借走大笔大笔的银子,从没说过要还。

帝王登基后特意设立了养廉银,借银情况有所好转,还债情况却不乐观,国库亏空,连带帝王私库也没那么充盈,幸而帝王不好享受,否则这紧巴巴的日子早没法过了。

了了:“我没钱,借我点。”

别以为她不知道,陶谏有钱得很。

陶澜与纳兰茗同一时间朝陶谏看去,都想知道二殿下究竟会不会借。

她俩可清楚着呢,公主要“借”钱,绝不是十两八两的事儿,二殿下一旦答应,恐怕要被扒一层皮下来。

慷慨的哥哥自然不会拒绝妹妹的请求,一个小孩子,能需要多少钱?

“你要多少,只管跟哥哥说,哥哥别的帮不上忙,但许你些银子却是没问题的。”

愿意给钱就是好哥哥,至此,陶谏终于收获了妹妹有史以来最为和善的语气:“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陶谏又找回了那种跟妹妹亲密无间的感觉,不过这感觉只持续到了当天下午,因为了了居然带着慎行卫上门搬钱,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来抄皇子府的呢。

陶谏原以为顶多是支出个千八百两,没想到了了直奔府中库房,她倒也实诚,跟陶谏说:“财宝首饰我不要,只要金银。”

咬牙切齿的陶谏在心底想着,我是不是还得感谢你?

大话说了出去,他有心不认,随公主同来的慎行卫却转达了帝王的夸赞,说他体恤幼妹,是位难得一见的好兄长。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夸奖,害得陶谏不得不大出血。

他是真有钱的!

不仅仅是身为金枝玉叶所揽来的财富,还有身为外家的孙氏一族多年来的滋养,因为无人敢擅闯皇子府,所以陶谏也没有刻意修建隐蔽的密室,那库房一打开,了了都想拍下来拿回去给帝王看,让她瞧瞧什么才是富裕。

眼见金银元宝被一箱一箱的搬出去,陶谏的心已经死得差不多了,他恨不得给自己两嘴巴,祸从口出,此话果真不假!

之后二殿下便病了,接连闭门谢客十日,直到万寿节才露面。

所幸他已调整好大失血所带来的悲伤,又能笑脸迎人了,见着了了也还是一副温柔好兄长的模样,惟独一点,决口不再提帮她的忙,毕竟嘴上说说不掉肉,真帮公主的忙是实打实破财。

直到他献给帝王的血珊瑚一经问世便引来百官赞叹,再看看两个被比下去因而面有菜色的弟弟,陶谏才终于找回一点优越感。

帝王也是凡人,免不了俗的喜爱珍宝,陶谏献上的这株血珊瑚的确很得她意,都没让陈姑姑收入库房,而是送入昌平宫,好日夜欣赏。

一时间,二殿下真是风头无两,不知道的还以为储君已经内定了他。

直到圣上最小的孩子携礼入殿,大殿内才又重回平静。

要说二殿下进献的血珊瑚已足够庞大了,需得四个成年人才搬得动,公主的寿礼竟比二殿下的还要大!

但却并非人工搬运,寿礼被放在一样奇怪的装置上,这装置分别有四个轮子,推动时显得极为轻盈,连小孩都能操控。

大公主含笑问道:“这又是搞得什么鬼?”

她对妹妹说话的语气满是亲昵,旁人可没这待遇。

了了与三名伴读分别站在推车的一角,整个殿内只有承恩公府的人脸色不大好看,毕竟四位伴读只有一位没有随公主同行,是谁呢?

杨矢只恨不得地上有条缝叫自己钻进去。

做伴读这段时日,他着实是煎熬至极。要说难过,公主不打他不骂他,只是无视他,其余三人倒会同他说话,然而有了正事却又不带他。这种被忽略得彻彻底底的感觉是前所未有的,可若要杨矢主动辞去伴读的职责,他又不愿。

他在宫中是不受待见,可伴读的身份却给他带来了许多好处,无论是家族还是日常来往之人,都因这身份高看他一眼。

刘敬诺等人是被公主带着参与到寿礼制作中的,他却连寿礼是什么都不知晓。

文武百官鲜少见到小公主,上回见她已是许久之前,隔了这么些时日一见,也不知是不是“轰天雷”所带来的滤镜,总觉着小公主年纪小小却老成持重,一看便非池中物。

四轮拖车上蒙着一层红布,隐约看得见被罩住的寿礼参差不平,少说有七尺高、九尺宽,小公主这是准备了什么东西?

帝王心情愉悦,道:“还卖得什么关子?莫非是要朕亲自去揭不成?”

结果她那小女儿当真捏起红布一角往前递,很明显是真的要她过去。

大公主轻笑:“圣上若是不想过去,不如儿臣代为效劳。”

帝王纡尊降贵的起身道:“你既如此说了,那朕还当真是要自个儿过去才成,免得叫你抢了去。”

她素来杀伐决断,难见笑脸,今日难得如此和颜悦色,可见心情是极好的。

等帝王接过红布的一角,轻轻一扯——不等她定睛细看,左右席位上的官员及皇亲国戚便齐齐发出惊叹!

声浪如潮,称得上是失仪。

原来这竟是一尊雕刻极为精美的琉璃盘!

但琉璃怎能做到色彩如此丰富,质地又如此清澈?居然连一丝一毫杂质都瞧不见!

实际上这并不是琉璃,而是玻璃。

陶澜骄傲地向帝王介绍道:“圣上请看,此谓山河琉璃盘,东起岷山,西至北域,正是我大曜国土所至之处,谨以此琉璃盘,祝愿大曜河清海晏,千秋万载!”

那些青春永驻寿比南山的祝寿词,帝王早已听腻了,比起自己的长生不老,她更愿意听见由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能够延绵千年,经久不衰。

是以她当场放声大笑,可见对这件寿礼的满意程度,先前陶谏献礼时她也很满意,但那不过是点点头,两边一比,帝王更满意那一样,自是不必多说。

可怜陶谏只出了一炷香的风头便戛然而止,如果今儿不是万寿节,他早拂袖而去了。

“圣上,可不止呢!”刘敬诺笑嘻嘻道。

比起毫不掩饰骄傲的陶澜,她便显得活泼许多,当然在纳兰茗眼里,与其说活泼不如说是少根筋,毕竟也不是谁都能在帝王面前像只猴子一般上蹿下跳的。

“这玻璃用途可大了!待会儿您可以去我们的宫殿瞧瞧,用玻璃做的窗户又明亮又好看,还有许多旁的物件!”

纳兰茗适时打断她的话,免得刘敬诺将老底都透露出去:“只是过于珍贵,寻常人家怕是受用不起。”

那些个不缺钱的,被山河琉璃盘晃花了眼的,登时便想,咱家可不缺钱,恰恰是珍贵,才衬托得起身份呢。

了了从拖车上又抱过一枚小上许多的琉璃盘,琉璃盘里竟雕有花鸟鱼虫,简直巧夺天工。

她走到陶谏面前将礼物奉上:“多谢二皇兄慷慨解囊,否则也没有今日之寿礼,小小心意,还请皇兄不要嫌弃。”

陶谏慌忙起身接过,脑子晕晕乎乎,没想到自己也有!

他下意识看了眼帝王,怕帝王因自己沾光而不满,帝王笑道:“你们手足情深,朕很是欣慰。”

陶谏连忙道:“都是儿臣应当做的。”

他见这琉璃盘也很是眼热,除了帝王旁人都没有,自己却独一份,连带着对了了产生了那么一点点真诚的兄长之爱,头脑一热,竟道:“日后妹妹大可来找哥哥,但凡有能帮之处,哥哥决不推辞!”

了了:“好。”

大话刚说出去,陶谏摸到冰凉凉的琉璃盘,忽地打了个激灵,自己方才是不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他这个妹妹可是会把人家的客气话当真的!

再转念一想,与巍鈭一母同胞的其余兄弟都没有,独独自己有,甚至连大公主也没有,这岂不是将自己架在火上烤?最重要的是……这琉璃盘一收,他哪里还好意思问妹妹要之前她“借”走的银子?

大公主将一切尽收眼底,拈起帕子擦拭嘴角,借以掩饰笑容。

最先更换玻璃窗的可是她呢,帮巍鈭在工部及民间挑人的也是她,因此理所当然的做了第一个享受的人。

不止如此,由于常年读书,大公主在视物时难免有些模糊,妹妹还特意为她制作了一副眼镜,最开始大公主不以为然,结果戴上去之后才发现妹妹并没有说大话,整个世界都清晰了!

以及能够运用在军事上的望远镜,刘敬诺那小孩嘴上没个把门,好在纳兰家的小孩机灵,没叫她抖搂太多。

也许……她应该考虑妹妹的提议,而不是将她当作一个小孩来看。

此次万寿节,巍鈭公主再度名扬天下,比起“轰天雷”与“玻璃”的祥瑞,似乎她更像是真正的天命之子。帝王在登基前,为自己造势时曾自称“圣母神皇”,如今看来,莫非当真是天意?

第一批玻璃制品,自然由帝王最先享用,随后她又赐给了一批近臣,许多人有银子都花不出去,尤其是见过玻璃窗及一部分玻璃工艺品的人,恨不得马上便跟着用上。

随后京中建立了数座玻璃厂,玻璃制品也逐渐推广开来,使得帝王颇为空旷的私库狠狠饱食了一番。

经此一事,帝王开始用全新的眼光来看待小女儿,可还没等到她做好决定,陈姑姑便慌里慌张的跑进来:“圣上,不好了……不好了!”

田太监咋咋呼呼的不意外,陈姑姑跟随她多年,泰山崩于前不改色,怎地如此失态?

“公主出走了!”

帝王手中朱笔立时在折子上划出一道鲜红斜杠,她疑心自己是听错了:“……你说什么?”

陈姑姑喘着粗气,又重复道:“公主出走了,还带了她那几个伴读!只留下一封信!”

帝王:“呈上来。”

陈姑姑手里攥着的那封信已被汗水打湿,帝王拆开一瞧,登时怒极反笑,离宫出走也就算了,留下的这封信里既无愧疚之意,亦无认错之言,言简意赅的六个字:外出闯荡,勿念。

陈姑姑急忙道:“圣上,快派人去追吧!应当还来得及!”

帝王冷声道:“传傅爻。”

与傅爻一同被召的还有刘将军,主要是帝王不相信刘敬诺跟着公主一起跑了,刘将军会不知情。

当头一口黑锅压下来,刘将军快哭了,他是真不知道呀!只能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帝王不叫起,汗水从额头流进眼睛里,他都不敢动一下。

傅爻领命后即刻去追,按理说以她的能耐,以慎刑司的情报网,几个小孩能跑到哪里去,抓回来如同探囊取物,帝王压根没把这小打小闹当回事。

结果傅爻竟无功而返了!

“属下无能,请圣上责罚。”

帝王感到很是匪夷所思:“人没找到?”

傅爻沉默数秒,“……是。”

这是她跟随圣上十数年来,头一回办差失利,即便帝王不降罪,傅爻也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帝王怒而拍桌,正要骂傅爻两句,忽地眯起眼睛。

她是不信她那小女儿能一路顺风顺水跑出宫,却不被人察觉的。也许公主有那本事,可她那几个稚嫩的小伴读,难道也有一样的本事?更别提京中处处都有慎刑司的眼线,几个孩子要出城,光是城门口盘问便难以脱身。

连傅爻都无计可施,说明对方对慎刑司的网点及行事很熟悉,且又深得公主信任。

……偏偏是个打不得骂不得的。

傅爻正闷头等待降罪,良久却听帝王长叹一声。

一个时辰后,即便天气还不算特别冷,却也披着厚厚的狐皮大氅,面色苍白的大公主被传召入宫,她神色一如以往,“圣上英明。”

一见面先拍龙屁,可见她做了什么,她自己心里也有数。

帝王看向她:“平安,你是怎么想的?”

此时殿内仅有她们母女二人,连陈姑姑都被摒退,大公主自是不会拐弯抹角,她笑着对帝王道:“雏鹰总是要从悬崖上往下跳,才能学会飞翔的。”

帝王语气冷淡:“刚孵化的也算?”

大公主想笑,又止不住咳嗽,饶是帝王心头有再多气恼,也化作了绕指柔。她走到女儿身边,轻拍她的背:“你当真觉得,巍鈭能做到?”

大公主把手贴到母亲的一只手背上,很是平静地道:“虽然我不知道在妹妹身上发生了什么,但阿娘,你已经不能像对待普通孩子那样教导她了,她很聪明,很厉害,懂得也非常多。”

帝王:“这并不是你助纣为虐的理由。”

“说得太严重了吧?”大公主止住了咳,又笑嘻嘻的,“阿娘放心,我派了值得信任的人跟去的,各地所属的暗卫,也都会保护她,您难道不相信您的孩子能够征服高山大海吗?”

帝王瞬间沉下脸来:“她要出海?”

大公主扶额:“您也太敏锐了吧?”

若非女儿身体不好,帝王此时已经发怒了,“简直是胡来,你竟跟着她一同胡闹?立刻叫人将她们送回来,否则别怪我收拾你。”

大公主便耍赖道:“我也不知道她们现在到哪儿了,您的女儿您最清楚,她会按照我给她规划的路线走吗?”

见帝王脸色难看至极,大公主又补充道:“阿娘,除了随行心腹及暗卫,我还派了一队带枪的将士陪同,不会有事的。”

帝王问:“便是躲过人祸,又以何抵挡天灾?”

大公主无言片刻,才道:“风雨侵蚀,人生无常,若因畏惧未知的灾难而裹足不前,她会是您想要的继承人么?”

一开始大公主也觉得妹妹在异想天开,但妹妹向她证明了自己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做足了准备,她有计划、有目标,有胆识和勇气,那为什么自己不去支持她呢?

妹妹想去,妹妹敢去,这个广袤庞大的世界处处是未知,充满探索欲的人不应该被困在一方天地中。

“阿娘。”

大公主轻声呼唤母亲,“我不晓得还能活几个年头,至少在我咽气之前,叫我看看在您治下的大曜,是如何的河清海晏、千秋万载吧。”

那是陶澜在万寿节上的祝寿词,大公主始终记得,没有一刻忘记。

即便身处高位,很多时候大公主都感觉非常孤独。

不是那种没有人陪伴的孤独,而是志同道合的人太少,想将她们拉下马的又太多。男人如此,女人也如此,如果连她这个只承担了一部分职责的公主都这样觉得,那么龙椅之上的帝王呢?

正因反对的人太多,大公主才愈发想要姚皇如红日一般高悬于天,永远俯瞰人间。

她悔恨于从前那个弱小又愚昧的自己,不知何时生命便要走到尽头,所以她绝不让妹妹重蹈覆辙,她相信妹妹能够超越母亲,真正带领大曜走向新的时代。

腐朽的男人与政权都将淹埋于历史长河之中,只有姚皇永垂不朽。

“我的人生不能重来,许多如我一般的人,也许将要浑噩至死。”

大公主冲母亲露出真诚的笑容:“但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女孩,我希望她们生来便拥有自由的人生。”

帝王静静地凝视着她。

剥夺她人自由的皇权,本来就是错误的存在不是吗?

许久过后,帝王才开口:“理由这么多,怎地不来尝试说服我?你怎么知道我就一定不会答应?”

大公主眼神狡黠:“现在再说,不也一样吗?”

帝王抬起手,在她脑门上重重弹了一下,大公主连忙捂住额头,知道此事便这样过去了。她表情很乖巧,却在帝王没注意时偷偷耸了下肩,自己的阿娘自己了解,现在妹妹是跑了,抓不回来了,她老人家不接受也得接受。

真要按照圣上说的,先主动尝试说服,那别想了,现在妹妹应该还被关在宫里呢。

说了这么久的话,大公主有些累了,帝王不许她立即离开,令她在昌平宫偏殿稍作休息。偏殿已换上了玻璃窗,有阳光自窗外洒进来,大公主走到窗前,仰视天空。

多么的广阔。

如今圣上年富力强,但也终有衰老的一日,趁着还年轻,多见识见识这个世界,展开翅膀自由地翱翔吧。

她其实跟帝王说谎了,那就是对于妹妹的行踪,大公主并非如口中所说已经失了消息。巍鈭不是任性的小孩,也不会觉得姐姐的帮助是种困扰,毕竟她年纪真的太小,贸然放她外出闯荡,即便大公主表现得坦然信任,内心也少不得担忧。

小公主承诺,每月都会给京中写信,有暗卫进行传达,应当会很及时,也能令圣上宽心。

想着想着,大公主低头看向身前书桌,妹妹走前,还留下了数样宝贝,原本是想要在圣上发怒时献上的,没想到省了这一遭。

大公主本想快速翻阅一遍便呈上去,结果第一页的“水泥制法”便令她满头雾水。

看不懂,完全看不懂。

六部之中,工部向来人微言轻,争权夺势轮不到,也因此,里头被大公主安插了一些女匠,这些女匠后来正是被她派遣给妹妹做助手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